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关于沪深300指数作为期指标的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5页
   ·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股指期货推出的意义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12页
   ·文章的基本思路、采用的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2-13页
     ·基本思路第12-13页
     ·采用的方法第13页
     ·结构安排第13页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2. 世界各主要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简介第15-22页
   ·股指期货的产生发展历程第15-18页
     ·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第15页
     ·股指期货的产生第15-16页
     ·股指期货发展的几个阶段第16-18页
   ·世界主要股指期货标的介绍第18-22页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第18-19页
     ·S&P 500 指数第19页
     ·Nasdaq-100 指数第19-20页
     ·英国伦敦金融时报股票指数第20页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第20页
     ·香港恒生指数第20-22页
3. 股指期货标的比较研究第22-42页
   ·成份股指数和综合指数的比较第22-24页
   ·主要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比较第24-26页
     ·算术平均指数与几何平均指数的比较选择第24-25页
     ·简单价格算术平均与市值加权算术平均的比较选择第25-26页
   ·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取原则第26-29页
     ·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取标准综述第26-27页
     ·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取原则第27-29页
   ·对我国部分现有指数体系比较分析第29-42页
     ·我国现有主要指数简介第29-34页
     ·对部分指数的分析第34-41页
     ·研究结论第41-42页
4. 沪深300 指数分析第42-62页
   ·沪深300 指数基本面分析第42-47页
     ·沪深300 成份股的盈利能力突出第42-44页
     ·沪深300 成份股具备较好的成长性第44-45页
     ·沪深300 成份股的分红与股息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第45-47页
   ·沪深300 权重板块联动性分析第47-54页
     ·板块间联动性分析第48-51页
     ·板块内部联动性分析第51-54页
   ·沪深300 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差异第54-57页
     ·沪深300 与上证指数之间的编制规则差异第54-56页
     ·沪深300 与上证指数的观测误差第56-57页
   ·新华富时中国A50 股指期货推出对沪深300 的影响第57-58页
     ·新华富时中国A50 指数简述第57页
     ·从日本的教训看其未来对我国资本市场可能的影响第57-58页
     ·政策建议第58页
   ·大盘蓝筹股回归对沪深300 的影响第58-62页
     ·红筹股、H 股现状第59-60页
     ·大盘蓝筹股回归对沪深300 的影响第60-62页
5. 本文结论与建议第62-65页
   ·研究结论第62-63页
   ·相关建议第63-65页
     ·投资建议第63-64页
     ·对指数的建议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后记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基于金融创新的角度
下一篇:利率互换及其在我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