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太白山桦林空间格局与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6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植物种群生态学第9-20页
   ·生态学建模与仿真第20-25页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6-37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6-29页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第26页
     ·气候、水文、土壤状况第26-27页
     ·自然植被状况第27-29页
   ·研究内容第29-32页
     ·研究思路第29-30页
     ·研究对象第30-32页
   ·研究方法第32-36页
     ·取样方法第32页
     ·种群结构分析第32-33页
     ·空间格局分析第33-35页
     ·多主体模型第35-36页
   ·统计分析与建模环境第36-37页
第三章 太白山红桦种群结构与空间分析第37-48页
   ·概述第37-38页
   ·太白山红桦种群结构第38-41页
   ·太白山红桦空间格局第41-44页
   ·讨论第44-48页
第四章 太白山牛皮桦种群结构与空间分析第48-55页
   ·概述第48页
   ·太白山牛皮桦种群结构第48-51页
   ·太白山牛皮桦空间格局第51-53页
   ·讨论第53-55页
第五章 太白山巴山冷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析第55-62页
   ·概述第55页
   ·太白山巴山冷杉种群结构第55-58页
   ·太白山巴山冷杉空间格局第58-60页
   ·讨论第60-62页
第六章 太白山桦林种间关联及共存机制第62-73页
   ·概述第62-65页
   ·种间关联第65-67页
   ·更新格局第67-69页
   ·讨论第69-73页
第七章 基于 Multi-Agent的种间竞争-共存模型第73-83页
   ·模型概述第73页
   ·模型结构与实现第73-76页
   ·模型参数设置第76-77页
   ·模拟结果第77-79页
   ·分析讨论第79-81页
   ·结论第81-83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1: 倒木形成的茎杆力学分析第94-96页
附录2: 模型源代码——系统动力学部分第96-99页
附录3: 模型源代码——Multi-Agent部分第99-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亚七筋姑分子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基于cpDNA PCR-RFLP标记及序列分析
下一篇:太白山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