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7页 |
第一部分 猪链球菌2 型免疫蛋白质组学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17-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材料 | 第17-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2 结果 | 第22-47页 |
·98012 菌株细胞壁样品和上清样品中免疫原性蛋白 | 第22-25页 |
·质谱鉴定和结果查询 | 第25-30页 |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30-37页 |
·重组抗原的选择 | 第37页 |
·抗血清的获得 | 第37页 |
·Western-blot 验证所筛选抗原在不同猪链球菌2 型菌株中的存在状况 | 第37-41页 |
·PCR 及测序结果 | 第41-42页 |
·所筛选抗原的保守性及差异表达分析 | 第42-47页 |
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二部分 重组抗原的保护效果评价 | 第48-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材料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50页 |
2 结果 | 第50-59页 |
·人和小型猪血清学分析 | 第50-51页 |
·体外抗血清调理吞噬试验 | 第51-52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2-54页 |
·重组抗原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第54-55页 |
·LD_(50) 的测定 | 第55页 |
·免疫小鼠存活试验 | 第55-59页 |
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部分 猪链球菌2 型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 | 第60-6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0-65页 |
·材料 | 第60-62页 |
·方法 | 第62-65页 |
2 结果 | 第65-67页 |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65-66页 |
·阳性克隆的获得 | 第66页 |
·突变株的鉴定 | 第66-67页 |
3 小结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74页 |
结论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1-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