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机放电子系统的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引言 | 第6-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9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 第二章 熔接机系统功能及放电子系统总体设计 | 第11-24页 |
| ·光纤的结构 | 第11页 |
| ·光纤连接 | 第11-14页 |
| ·光纤连接技术 | 第11-12页 |
| ·对光纤连接的要求 | 第12页 |
| ·光纤连接损耗分析 | 第12-13页 |
| ·光纤连接的方法与比较 | 第13-14页 |
| ·熔接损耗的测量 | 第14页 |
| ·光纤熔接步骤 | 第14-15页 |
| ·纤芯直视型光纤熔接机的功能组成 | 第15-20页 |
| ·光纤熔接机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 第15页 |
| ·光纤熔接机硬件原理 | 第15-17页 |
| ·光纤熔接机软件控制流程图 | 第17页 |
| ·光纤熔接机的主要功能模块 | 第17-18页 |
| ·熔接质量评估 | 第18-20页 |
| ·本地光注入熔接机 | 第20-21页 |
| ·放电子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24页 |
| ·放电回路的系统设计 | 第22页 |
| ·加热炉的系统设计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放电回路的设计 | 第24-36页 |
| ·硬件结构 | 第24-25页 |
| ·脉宽调制芯片 | 第25-29页 |
| ·TL494主要功能特性 | 第25页 |
| ·TL494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 | 第25-26页 |
| ·TL494主要参数 | 第26页 |
| ·死区时间的控制 | 第26-27页 |
| ·基准电压单元 | 第27页 |
| ·输出模式控制 | 第27-28页 |
| ·控制电压与占空比 | 第28页 |
| ·TL494应用方式 | 第28-29页 |
| ·工作原理 | 第29页 |
| ·控制方式 | 第29-30页 |
| ·TL494主芯片工作方式 | 第29-30页 |
| ·TL494从芯片工作方式 | 第30页 |
| ·放电时间控制 | 第30页 |
| ·比较器控制模块 | 第30-31页 |
| ·功率驱动电路 | 第31-32页 |
| ·高压包的设计 | 第32-34页 |
| ·多线圈一次升压脉冲变压器 | 第32-33页 |
| ·升压变压器+倍压整流电路 | 第33页 |
| ·升压变压器+倍压整流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 ·熔接过程 | 第34-35页 |
| ·熔接电流 | 第35页 |
| ·放电回路工作过程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加热炉的设计 | 第36-46页 |
| ·功能及要求 | 第36-37页 |
| ·基本构架 | 第37页 |
| ·系统硬件的实现 | 第37-41页 |
| ·测温元件 | 第38-39页 |
| ·测温和放大电路 | 第39-40页 |
| ·温度调节 | 第40-41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46页 |
| ·PID自整定算法原理和实现 | 第41-42页 |
| ·软件总体设计 | 第42-43页 |
| ·服务中断子程序设计 | 第43-46页 |
| 第五章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