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在地球物理中的初步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分子动力学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9-12页 |
| 第二章 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技术 | 第12-24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模拟晶胞 | 第12-13页 |
| ·牛顿运动方程 | 第13-14页 |
| ·有限差分算法 | 第14-15页 |
| ·Verlet 算法 | 第14页 |
| ·Leap-frog 算法 | 第14-15页 |
| ·势函数 | 第15-17页 |
| ·对势 | 第15-16页 |
| ·多体势 | 第16-17页 |
| ·初始条件 | 第17-18页 |
| ·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18页 |
| ·非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 ·平衡系统系综 | 第19-21页 |
| ·系综的分类 | 第19页 |
| ·系综的控制方法 | 第19-21页 |
| ·静态结构性质 | 第21-24页 |
| ·径向分布函数(RDF) | 第21页 |
| ·静态结构因子和全相关函数 | 第21-22页 |
| ·局部晶序分析 | 第22-23页 |
| ·配位数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MD 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 第24-40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地球内核物质结构性质研究 | 第24-30页 |
| ·地球内核低硬度研究 | 第24-26页 |
| ·地球内核弹性各向异性研究 | 第26-28页 |
| ·Fe、Ni 的高压熔化线的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 ·纳米粒子冲击凝聚研究 | 第30-40页 |
| ·纳米单晶 Cu 球冲击凝聚 | 第30-38页 |
| ·纳米非晶态SiO_2 球冲击凝聚 | 第38-39页 |
| ·总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单晶 Cu 冲击加载后的卸载熔化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一些计算和参量 | 第40-44页 |
| ·过热和过冷 | 第40-41页 |
| ·熔点计算 | 第41-43页 |
| ·序参量 | 第43-44页 |
| ·冲击卸载熔化 | 第44-50页 |
| ·冲击加压模拟方法 | 第44-45页 |
| ·单晶 Cu 冲击加载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