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法污泥消化与产电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5-24页 |
| ·微生物燃料电池定义及其分类 | 第16-20页 |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参数 | 第22-24页 |
| ·MFC 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 ·电极材料 | 第24-25页 |
| ·阴极氧化剂(电子受体) | 第25-26页 |
| ·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 ·应用前景 | 第27-2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页 |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内容 | 第31-39页 |
|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培养基与菌种 | 第33-34页 |
| ·液体培养基配制 | 第33-34页 |
| ·菌种驯化 | 第34页 |
| ·样品描述 | 第34-35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35-37页 |
| ·电池性能评价 | 第35-36页 |
| ·电压与电流 | 第35页 |
| ·电池内阻 | 第35页 |
| ·电池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 | 第35-36页 |
| ·其他各参数 | 第36-37页 |
| ·COD | 第36-37页 |
| ·污泥浓度 | 第37页 |
| ·单室MFC 内阻的测定 | 第37页 |
| ·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 | 第39-44页 |
| ·MFC 电压随时间变化 | 第39-40页 |
| ·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 | 第40-42页 |
| ·电压极化曲线 | 第40-41页 |
| ·功率密度 | 第41-42页 |
| ·内电阻与开路电压 | 第42页 |
| ·内电阻 | 第42页 |
| ·开路电压 | 第42页 |
| ·库仑效率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剩余污泥消化与产电实验 | 第44-56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剩余污泥的特点和常用处理方法 | 第44页 |
| ·本实验中反应器构建 | 第44-45页 |
| ·污泥消化对比实验 | 第45-48页 |
| ·污泥体积与污泥量的比较 | 第45-48页 |
| ·污泥消化中pH 对比 | 第48页 |
| ·MFC 处理剩余污泥的产电性能 | 第48-50页 |
| ·剩余污泥处理对比试验 | 第50-54页 |
| ·对COD 的去除 | 第50-52页 |
| ·SCOD/TCOD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