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2-20页 |
一、古代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 第12页 |
二、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病机、证型的认识 | 第12-13页 |
三、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IR) | 第13页 |
四、中医证型之痰湿(湿热)证在IR中占重要地位 | 第13-14页 |
五、IR从痰湿(湿热)治疗 | 第14-15页 |
六、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炎症学说 | 第15-16页 |
七、2型糖尿病发病与脂代谢紊乱 | 第16-18页 |
八、中医对2型糖尿病与炎症、脂代谢的认识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0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三、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1页 |
四、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 | 第21-23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23-32页 |
1.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2.临床指标 | 第24-31页 |
·症状积分观察 | 第24-27页 |
·血液指标观察 | 第27-31页 |
3.体重指数观察 | 第31-32页 |
六、讨论 | 第32-36页 |
1.清热燥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型的优势 | 第32-33页 |
2.清热燥湿治疗湿热型T2DM及改善IR有确切疗效 | 第33页 |
3.CRP的产生机制及其在IR改善前后的变化 | 第33-34页 |
4.清热燥湿治疗前后血脂有相应改善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