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一、非监禁刑概述 | 第7-12页 |
(一) 非监禁刑的概念和特征 | 第7-10页 |
1. 非监禁刑的概念 | 第7-9页 |
2. 非监禁刑的特征 | 第9-10页 |
(二) 设置非监禁刑的意义 | 第10-12页 |
1. 非监禁刑有利于犯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 第10-11页 |
2. 非监禁刑有利于缓和社会关系 | 第11页 |
3. 非监禁刑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 第11-12页 |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监禁刑制度及借鉴 | 第12-20页 |
(一)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监禁刑制度 | 第12-18页 |
1. 美国的非监禁刑制度 | 第12-14页 |
2. 英国的非监禁刑 | 第14-16页 |
3. 日本的非监禁刑 | 第16-17页 |
4. 香港地区的非监禁刑 | 第17-18页 |
(二) 部分国家和地区非监禁刑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18-20页 |
1. 非监禁刑的设置具有时代性 | 第18页 |
2. 非监禁刑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 第18-19页 |
3. 非监禁刑的制度设计具有实用性 | 第19页 |
4. 非监禁刑的执行主体具有统一性 | 第19-20页 |
三、我国非监禁刑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一) 我国非监禁刑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1. 我国非监禁刑的主要种类 | 第20-22页 |
2. 我国非监禁刑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二) 制约我国非监禁刑发展的原因 | 第24-27页 |
1. 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24-25页 |
2. 执行体制的制约 | 第25-26页 |
3. 对非监禁刑的预防功能缺乏科学评价 | 第26-27页 |
四、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的建议 | 第27-38页 |
(一) 我国非监禁刑的立法完善 | 第27-34页 |
1. 管制刑的完善 | 第27-28页 |
2. 罚金刑的完善 | 第28-30页 |
3. 剥夺政治权利的完善 | 第30-31页 |
4. 增加非监禁刑种类 | 第31-34页 |
(二) 我国非监禁刑的司法完善 | 第34-38页 |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 | 第34页 |
2. 完善非监禁刑的行刑体制 | 第34-36页 |
3. 完善非监禁刑的监督体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