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课题的来源及现状 | 第8-9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8页 |
·课题的现状 | 第8-9页 |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贵阳市居民住宅小区分类及其特点分析 | 第11-14页 |
·高档高层建筑居民住宅小区 | 第11页 |
·中档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居民住宅小区 | 第11-12页 |
·厂矿的职工居住小区 | 第12页 |
·小型商住楼小区 | 第12页 |
·农民新村小区 | 第12-13页 |
·农村居住区 | 第13-14页 |
第三章 贵阳市居民住宅小区按分类的供配电系统 | 第14-26页 |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 第14-15页 |
·负荷的分级 | 第14页 |
·二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要求 | 第14-15页 |
·三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要求 | 第15页 |
·供配电系统 | 第15-16页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 16-2008中的相关规定 | 第15页 |
·高档高层建筑居民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第15页 |
·中档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居民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第15-16页 |
·厂矿的职工居住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第16页 |
·小型商住楼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第16页 |
·农民新村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第16页 |
·农村居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第16页 |
·负荷计算 | 第16-23页 |
·住宅用电负荷分析 | 第16-21页 |
·负荷计算的方法选择 | 第21-22页 |
·需要系数法 | 第22-23页 |
·无功补偿 | 第23-24页 |
·自备、应急电源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贵阳市居民住宅小区按分类的配电装置要求 | 第26-33页 |
·10kV配电 | 第26页 |
·配变电所 | 第26-29页 |
·配变电所位置 | 第27页 |
·10kV主接线 | 第27-29页 |
·低压配电 | 第29-31页 |
·电气设备选择 | 第31-33页 |
第五章 贵阳市居民住宅小区按分类的线路敷设 | 第33-36页 |
·10kV线路敷设方式 | 第33-34页 |
·低压线路敷设方式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居民住宅小区的接地安全 | 第36-41页 |
·接地形式简介 | 第36-37页 |
·TN-S系统 | 第37页 |
·TN-C-S系统 | 第37-38页 |
·贵阳市居民住宅小区低压接地形式选择 | 第38页 |
·接地措施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七章 贵阳市居民住宅小区电能表远集抄情况简介 | 第41-45页 |
第八章 典型案例简介 | 第45-49页 |
·高档高层建筑居民住宅小区 | 第45页 |
·中档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居民住宅小区 | 第45-47页 |
·厂矿的职工居住小区 | 第47页 |
·小型商住楼小区 | 第47-49页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发表论文、参加科研项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