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风电功率预报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风电功率预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6页 |
·风电功率预报对电网调度的意义 | 第13-15页 |
·风电功率预报对风电场内风机运行的意义 | 第15页 |
·风电功率预报对风电场利益的意义 | 第15页 |
·实现解决传统气象预报不能满足于风电场风速预报的目的 | 第15-16页 |
·风电功率预报种类、方法及现状 | 第16-21页 |
·风电功率预报种类及方法 | 第16-18页 |
·国内风电功率短期预报现状 | 第18-19页 |
·国外风电功率短期预报现状 | 第19-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2页 |
第二章 模式和资料介绍 | 第32-40页 |
·RAMS模式介绍 | 第32-38页 |
·模式所用资料介绍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测风及风电功率资料的质量控制 | 第40-44页 |
·测风资料质量控制 | 第40-41页 |
·风电功率资料质量控制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风电场风速规律研究 | 第44-58页 |
·我国东北部内陆风电场风速变化特性 | 第44-46页 |
·我国东北部内陆风电场风速廓线变化特性 | 第46-50页 |
·沿海海陵岛风速变化特性及风速廓线变化特性 | 第5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五章 风速的数值预报结果分析 | 第58-88页 |
·模式参数设置 | 第58-59页 |
·内陆风电场模式预报准确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59-68页 |
·内陆风电场模式预报准确率随空间的变化关系 | 第68-70页 |
·模式误差规律统计 | 第70-73页 |
·风速预报个例分析 | 第73-81页 |
·风向预报个例分析 | 第81-85页 |
·内陆个例风电场风向预报结果 | 第81-83页 |
·海陵岛风向预报结果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六章 模式误差订正 | 第88-100页 |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88-89页 |
·BP神经算法的介绍 | 第89-93页 |
·传统算法的介绍 | 第89-90页 |
·改进的BP算法 | 第90-93页 |
·BP网络对风速的订正结果 | 第93-97页 |
·直接利用模式输出预报场作为订正因子 | 第93-95页 |
·利用预报变量的主成分作为订正因子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七章 风电功率预报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报结果 | 第100-116页 |
·单机预报法 | 第101-109页 |
·利用70米高度气象预报场作为风电功率的预报因子 | 第102-105页 |
·利用不同高度气象预报场作为风电功率的预报因子 | 第105-109页 |
·整体预报法 | 第109-112页 |
·不同预报方式结果比较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第八章 敏感性试验 | 第116-134页 |
·土壤湿度引起的下垫面变化对风机高度范围内风速的影响 | 第116-121页 |
·内蒙古区敏感性试验 | 第116-120页 |
·海陵岛地区敏感性试验 | 第120-121页 |
·不同分辨率及嵌套层数的选择对预报结果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不同地形数据对风速预报结果的影响 | 第124-127页 |
·不同海温资料对风速预报结果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不同预报场资料对风速预报结果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4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4-138页 |
·全文总结 | 第134-136页 |
·特色与创新点 | 第136页 |
·不足之处与工作展望 | 第136-138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