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铝硅合金的用途及生产方法 | 第12-24页 |
·铝硅合金的用途 | 第12-16页 |
·铝硅合金的生产方法 | 第16-21页 |
·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的优点 | 第21-24页 |
·铝硅合金中的杂质元素 | 第24-27页 |
·铸造铝硅合金中杂质的含量 | 第24-26页 |
·铸造铝硅合金中元素的作用 | 第26-27页 |
·我国铝土矿资源特点 | 第27-31页 |
·铝土矿中的杂质 | 第28-29页 |
·我国低品位铝土矿综合利用现状 | 第29-31页 |
·低品位铝土矿除铁钛方法 | 第31-34页 |
·物理法 | 第31-32页 |
·化学法 | 第32-34页 |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2章 原料分析及理论基础 | 第36-48页 |
·铝土矿 | 第36-41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36页 |
·铝土矿粒径分布 | 第36-37页 |
·铝土矿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7-39页 |
·铝土矿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9-40页 |
·铝土矿热重分析 | 第40-41页 |
·理论分析 | 第41-47页 |
·Fe-H_2O系φ-pH图 | 第43-44页 |
·AL-H_2O系φ-pH图 | 第44-45页 |
·Ti-H_2O系φ-pH图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探索性实验探究 | 第48-63页 |
·实验原料 | 第48页 |
·实验设备 | 第48-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稀盐酸常压浸出去除低钛铝土矿中的铁和钛 | 第50-53页 |
·盐酸高压浸出去除低钛铝土矿中的铁和钛 | 第53-54页 |
·焙烧后盐酸浸出去除低钛铝土矿中的铁和钛 | 第54-55页 |
·硫酸浸出去除低钛铝土矿中的铁和钛 | 第55-56页 |
·铵化焙烧-酸洗去除低钛铝土矿中的铁和钛 | 第56页 |
·硫酸熟化去除低钛铝土矿中的铁和钛 | 第56-57页 |
·磁选对低钛铝土矿铁、钛去除效果 | 第57-58页 |
·硫酸熟化和铵化焙烧-酸洗去除高钛铝土矿中铁和钛的对比 | 第58-59页 |
·技术路线的确定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第4章 低钛铝土矿去除铁、钛的研究 | 第63-73页 |
·实验原料、设备及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实验原料 | 第63页 |
·实验设备 | 第63页 |
·试验方法及内容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4-71页 |
·硫酸铵加入量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64-66页 |
·焙烧温度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焙烧时间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硫酸浓度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浸出时间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浸出温度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高钛铝土矿去除铁、钛的研究 | 第73-83页 |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73-74页 |
·实验原料 | 第73页 |
·实验设备 | 第73页 |
·试验方法及内容 | 第73-74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74-78页 |
·硫酸加入量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74-76页 |
·熟化温度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76-77页 |
·熟化时间对铁、钛去除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预焙烧对硫酸熟化除铁、钛效果的影响 | 第78-81页 |
·试验方法 | 第78页 |
·预焙烧的机理 | 第78-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