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动机错误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动机错误的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意思表示错误概述 | 第13-17页 |
一、 误解与错误的慨念辨析 | 第13-14页 |
二、 意思表示的阶段理论 | 第14-16页 |
三、 意思表示错误的类型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动机错误的界定与地位 | 第17-21页 |
一、 动机的概念 | 第17页 |
二、 动机错误的概念 | 第17-18页 |
三、 意思瑕疵与动机错误 | 第18-19页 |
四、 私法自治与动机错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动机错误的历史考察 | 第21-29页 |
第一节 罗马法上的动机错误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古日耳曼法及德意志法上的动机错误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德国民法学说史及民法草案上的动机错误 | 第24-27页 |
一、 萨维尼的动机错误论述 | 第24-26页 |
二、 齐特尔曼的动机错误论述 | 第26-27页 |
三、 德国民法草案中的动机错误 | 第2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动机错误的比较法考察 | 第29-37页 |
第一节 法国法上的动机错误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德国法上的动机错误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瑞士法上的动机错误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日本法上的动机错误 | 第34-3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动机错误的类型及可救济性分析 | 第37-51页 |
第一节 纯粹的动机错误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经表示的动机错误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性质错误 | 第41-45页 |
一、 性质错误的概念 | 第41-42页 |
二、 性质错误可救济的条件 | 第42-43页 |
三、 性质错误与瑕疵担保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双方动机错误 | 第45-48页 |
一、 法律行为基础理论 | 第45-47页 |
二、 德国法上对双方动机错误的救济 | 第47页 |
三、 双方动机错误的可救济性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五节 特殊的动机错误 | 第48-51页 |
一、 间接法律效果错误 | 第48-49页 |
二、 计算错误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动机错误在我国立法中的现状及其完善 | 第51-56页 |
第一节 我国民事立法关于动机错误的规定及不足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学者民法建议稿关于动机错误的规定及不足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关于完善我国动机错误立法的建议 | 第54-56页 |
一、 关于动机错误立法应采的原则 | 第55页 |
二、 关于动机错误立法条文的建议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