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前言 | 第8-16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 第13-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重庆市粮食生产条件分析 | 第16-20页 |
| ·农业生产情况 | 第16-17页 |
| ·粮食生产条件分析 | 第17-20页 |
| ·重庆市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 第17-18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8-19页 |
| ·技术装备条件 | 第19-20页 |
| 3 重庆市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20-32页 |
| ·重庆市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20-25页 |
| ·重庆市干旱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重庆市旱灾成因分析 | 第21-22页 |
| ·干旱对重庆市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 第22-23页 |
| ·2006年特大干旱对重庆市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23-25页 |
| ·重庆市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25-32页 |
| ·重庆市洪灾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 ·重庆市洪灾成因分析 | 第27-28页 |
| ·洪灾对重庆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 第28页 |
| ·2007年特大暴雨洪灾对重庆市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28-32页 |
| 4 重庆市粮食产量风险评价 | 第32-40页 |
| ·评价思路 | 第32-34页 |
| ·粮食产量资料来源及处理 | 第34页 |
|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4页 |
| ·风险评价过程 | 第34-40页 |
| ·粮食单产分解 | 第34-36页 |
| ·相对气象产量序列分布型判别 | 第36-38页 |
| ·风险估计 | 第38-40页 |
| 5 水旱灾害对重庆市粮食安全的影响 | 第40-48页 |
| ·水旱趋势分析 | 第40-43页 |
| ·重庆市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分析 | 第43-46页 |
| ·重庆市粮食综合产出水平 | 第43-44页 |
| ·耕地保障水平 | 第44-45页 |
| ·农业科技投入 | 第45页 |
| ·防灾减灾能力 | 第45-46页 |
| ·粮食生产品质 | 第46页 |
| ·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 第46-48页 |
| ·灾害频发,抗御能力差 | 第46页 |
| ·耕地不断减少,生产水平低 | 第46-47页 |
| ·粮食结构失衡,供需缺口较大 | 第47页 |
| ·增产难度大 | 第47-48页 |
| 6 水旱灾害的粮食安全对策 | 第48-52页 |
| ·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 第48页 |
| ·协调好保护耕地与退耕还林的矛盾 | 第48-49页 |
| ·加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第49-50页 |
| ·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发展旱作农业,积极恢复生产 | 第50页 |
| ·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 第50页 |
| ·落实补贴政策 | 第50页 |
| ·加强人才培训、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 | 第50-51页 |
| ·创新灾害管理模式 | 第51-52页 |
| 7 结论与不足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不足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