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同情的旁观者--休谟论道德品格的社会基础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第8-10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4页
第一章 社会性:人之本性第14-23页
    第一节 知性维度的“自我”第15-18页
    第二节 情感维度的“自我”第18-21页
    第三节 道德维度的“自我”第21-23页
第二章 同情:社会之镜第23-33页
    第一节 同情的机制第23-25页
    第二节 同情与道德的可能第25-30页
    第三节 普遍观点:同情的修正第30-33页
第三章 普遍观点:道德主体与实践动机第33-42页
    第一节 主体内部动机第33-35页
    第二节 社会冲突动机第35-37页
    第三节 社会确认动机第37-42页
第四章 正义与社会:道德品格的塑造第42-52页
    第一节 “自然状态”与“家庭社会”第43-45页
    第二节 正义之起源与自然约束力第45-48页
    第三节 正义的德性基础第48-52页
结论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兔24小时房颤致心房肌和肺静脉电重构、结构重构和神经重构的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