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环境下的入侵防御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校园网络安全现状 | 第7-8页 |
·研究动机及目的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2章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 | 第10-21页 |
·防火墙技术 | 第10-14页 |
·防火墙概述 | 第10页 |
·防火墙功能 | 第10-11页 |
·防火墙分类 | 第11-14页 |
·入侵检测系统(IDS) | 第14-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功能 | 第14-15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 | 第15-16页 |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第16-19页 |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9-21页 |
第3章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 第21-25页 |
·防火墙的局限性 | 第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IDS)局限性 | 第21-22页 |
·IDS的主动阻断能力有限 | 第22-23页 |
·IDS与防火墙联动的局限性 | 第23-25页 |
第4章 入侵防御系统 | 第25-32页 |
·入侵防御系统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侵防御系统的分类 | 第26-29页 |
·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系统(HIPS) | 第26-27页 |
·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NIPS) | 第27-28页 |
·应用入侵防御系统(AIPS) | 第28页 |
·三种入侵防御系统的比较 | 第28-29页 |
·IPS的主要技术特征 | 第29-30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关键问题 | 第30-31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31-32页 |
第5章 校园网环境下入侵防御系统研究与设计 | 第32-45页 |
·我校校园网概况 | 第32-33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34页 |
·入侵防御系统(IPS)模型 | 第34-38页 |
·工作流程 | 第38-40页 |
·协作防御的运作流程 | 第40-43页 |
·通讯协议 | 第40-42页 |
·防御机制的节点的注册,移除与规则通信 | 第42-43页 |
·WM模式匹配算法 | 第43-4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