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分析及其调整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引言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国际收支结构 | 第11-12页 |
·国际收支均衡和国际收支可持续性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关于国际收支结构的早期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国际收支结构成因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国际收支账户可持续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基本情况 | 第18-32页 |
·我国国际收支一级账户的基本情况 | 第18-21页 |
·我国国际收支一级账户的流量结构 | 第18-19页 |
·我国国际收支一级账户的差额结构 | 第19-21页 |
·我国国际收支次级账户的基本情况 | 第21-28页 |
·经常账户下次级账户的特征分析 | 第21-25页 |
·资本和金融账户下次级账户的特征分析 | 第25-28页 |
·各主要次级账户的趋势分析 | 第28-32页 |
·经常账户的趋势分析 | 第28-30页 |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趋势分析 | 第30-32页 |
3.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2-43页 |
·"双顺差"的结构性原因 | 第32-35页 |
·二缺口模型对双顺差结构的解释 | 第32-34页 |
·二元结构对双顺差结构的本质解释 | 第34-35页 |
·国际收支结构的其他原因 | 第35-36页 |
·贸易顺差的其他原因 | 第35-36页 |
·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其他原因 | 第36页 |
·政策制度引导作用 | 第36页 |
·出口和FDI之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页 |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因素选取 | 第39-41页 |
·实证结果 | 第41-43页 |
4.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 第43-49页 |
·双顺差结构给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43-46页 |
·国际收支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 | 第43-44页 |
·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44-45页 |
·FDI流入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45-46页 |
·持续的双顺差给我国带来的代价 | 第46-49页 |
5.国际收支结构可持续性分析 | 第49-56页 |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持续性:短期分析 | 第49-54页 |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性分析 | 第49-52页 |
·金融危机下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性分析 | 第52-54页 |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发展趋势:长期分析 | 第54-56页 |
6.政策思考 | 第56-60页 |
·"双顺差"的调整目标 | 第56-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短期目标的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长期目标的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