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历史简述 | 第12-13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 | 第14-16页 |
| ·关于混凝土徐变系数和收缩量的计算公式 | 第16-21页 |
| 第二章 施工过程中导致梁体纵向缩短的原因分析 | 第21-29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1-26页 |
| ·计算模型与计算图式 | 第21-23页 |
| ·模型截面修正 | 第23-24页 |
| ·计算阶段的划分 | 第24-26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桥梁建成后梁体纵向缩短量的计算分析 | 第29-37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恒载及预应力作用下梁体纵向缩短量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9-31页 |
| ·恒载效应 | 第29-30页 |
| ·预应力效应 | 第30-31页 |
| ·活载、温度力及徐变作用下梁体纵向缩短量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36页 |
| ·活载效应 | 第31-32页 |
| ·温度效应 | 第32-34页 |
| ·徐变收缩效应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考虑钢筋影响的截面应力分析 | 第37-49页 |
| ·Ansys软件和单元类型简介 | 第37-38页 |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38-41页 |
| ·跨中截面应力分析模型 | 第38-41页 |
| ·墩顶截面应力分析模型 | 第4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48页 |
| ·跨中截面应力分析 | 第41-44页 |
| ·墩顶截面应力分析模型 | 第44-47页 |
| ·三种结构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考虑钢筋影响的收缩徐变计算分析 | 第49-62页 |
| ·概述 | 第49页 |
| ·钢筋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公式的确定 | 第49-55页 |
| ·钢筋混凝土徐变计算理论 | 第49-50页 |
| ·钢筋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公式的拟合 | 第50-54页 |
| ·拟合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验证 | 第54-55页 |
| ·考虑钢筋影响的收缩徐变计算分析 | 第55-61页 |
| ·收缩量计算分析 | 第55-57页 |
| ·徐变计算分析 | 第57-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梁体纵向缩短的原因分析 | 第62-66页 |
| ·支座位移值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比较分析 | 第62-63页 |
| ·梁体纵向缩短的主要原因 | 第63-65页 |
| ·梁体纵向缩短趋势的预计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七章 预应力度对梁体纵向缩短的影响 | 第66-75页 |
| ·预应力度的概念 | 第66页 |
| ·不同预应力度下梁体纵向缩短量计算分析 | 第66-74页 |
| ·梁体纵向缩短量计算 | 第66-67页 |
| ·计算结果汇总 | 第67-6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 | 第80-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