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7页 |
前言 | 第17-2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整理 | 第21-59页 |
一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21-47页 |
1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 | 第21-27页 |
·病名 | 第21-22页 |
·病因 | 第22-24页 |
·病机 | 第24-27页 |
2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络基础 | 第27-29页 |
·与脑有直接联系的经络 | 第27-28页 |
·与心有直接联系的经络 | 第28-29页 |
·与神志有关的经络病证 | 第29页 |
·气街与四海理论 | 第29页 |
3 历代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取穴 | 第29-30页 |
·单穴 | 第30页 |
·双穴 | 第30页 |
·多穴 | 第30页 |
4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30-36页 |
5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36-40页 |
6 针灸治疗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二 现代医学对A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47-59页 |
1 危险因素 | 第47页 |
2 症状表现 | 第47-48页 |
3 发病机制 | 第48-53页 |
4 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 | 第53-55页 |
5 AD学习记忆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 | 第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9-117页 |
一 电针对Aβ_(25-35)诱导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第59-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2 结果 | 第62-64页 |
3 讨论 | 第64-68页 |
·选择12月龄大鼠的依据 | 第64-65页 |
·造模方法的选择 | 第65-66页 |
·行为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二 电针对AD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第71-8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2 结果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83页 |
·电针及刺激参数的选择 | 第73-74页 |
·穴位的选择 | 第74-80页 |
·海马与学习记忆 | 第80-8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三 电针对AD大鼠海马Glu-NMDAR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89-10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2 结果 | 第92-93页 |
3 讨论 | 第93-99页 |
·Glu-NMDAR信号通路与学习记忆 | 第93-96页 |
·Glu-NMDAR信号通路与AD | 第96-9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四 电针对AD大鼠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103-11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4-106页 |
2 结果 | 第106-108页 |
3 讨论 | 第108-113页 |
·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与学习记忆 | 第108-111页 |
·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与AD | 第111-11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第三部分 探讨部分 | 第117-122页 |
1 信号通路与经络 | 第117-119页 |
2 信号通路与老年性痴呆 | 第119-120页 |
3 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
4 本课题创新点 | 第121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121-122页 |
结语 | 第122-125页 |
附录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附图 | 第127-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