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基本约定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基本约定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和思路 | 第15-17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舞弊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7-18页 |
·期望效用理论 | 第18-19页 |
·风险理论 | 第19-20页 |
·博弈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内部控制与舞弊审计的关系 | 第22-30页 |
·内部控制与舞弊审计的目标 | 第22页 |
·内部控制与舞弊审计的范围和边界 | 第22-23页 |
·内部控制与舞弊审计的关系 | 第23-25页 |
·内部控制影响舞弊审计方式 | 第23-24页 |
·舞弊审计促进内控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 第24-25页 |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舞弊审计模式的变革关系 | 第25-30页 |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舞弊的关系 | 第25-27页 |
·审计模式的演进与舞弊的关系 | 第27-28页 |
·内部控制的发展对舞弊审计模式构建的影响 | 第28-29页 |
·内部控制与舞弊审计模式的发展进程 | 第29-30页 |
第4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40页 |
·内部控制视角下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评价标准不一及可操作性差 | 第30页 |
·风险偏好差异造成内部控制价值判定不同 | 第30-31页 |
·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 | 第31页 |
·舞弊审计对逾越内控行为的测试不足 | 第31-32页 |
·内部控制视角下舞弊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40页 |
·评价标准受制于成本效益 | 第32-34页 |
·注册会计师风险偏好影响舞弊审计效果 | 第34-37页 |
·博弈不充分引起控制测试不足 | 第37-40页 |
第5章 加强内控和完善舞弊审计的对策 | 第40-52页 |
·统一评价标准提高可操作性 | 第40页 |
·注册会计师提高应对舞弊风险能力 | 第40-42页 |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第40-41页 |
·树立与内部控制相适应的风险观 | 第41页 |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 第41-42页 |
·企业优化内部控制以防范舞弊 | 第42-43页 |
·提高内部控制防范舞弊的期望值 | 第42-43页 |
·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控制水平 | 第43页 |
·构建内部控制影响下的舞弊审计博弈模型 | 第43-52页 |
·越过内部控制的舞弊审计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43-45页 |
·构建包含内部控制的舞弊审计博弈模型 | 第45-47页 |
·相关博弈模型的对比 | 第47-48页 |
·构建包含治理层的三方舞弊审计博弈模型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研究课题)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