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行政判例概述 | 第11-20页 |
一、概念及名称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 判例与案例 | 第11-12页 |
(二) 判例法与判例制度 | 第12页 |
(三) 行政判例制度与行政案例指导制度 | 第12-13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现行的行政判例制度 | 第13-17页 |
(一) 法国的行政判例制度 | 第14-15页 |
(二) 德国的行政判例制度 | 第15-17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判例制度 | 第17页 |
三、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 | 第17-20页 |
(一) 行政判例的灵活性可以弥补制定法的缺陷 | 第17-18页 |
(二) 规范对行政权的控制 | 第18页 |
(三) 追求个案公正和形式公正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案例指导制度的不足 | 第20-25页 |
一、制度名称不确定 | 第20页 |
二、效力定位不明 | 第20-23页 |
三、判例指导规则或原则未确定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5-33页 |
一、必要性 | 第25-27页 |
(一) 有利于弥补我国行政成文法的缺陷 | 第25页 |
(二) 有利于规范自由裁量权,统一司法尺度,维护法制统一 | 第25-26页 |
(三) 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增强司法认同 | 第26-27页 |
二、可行性 | 第27-33页 |
(一) 两大法系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二) 中国本身混合法的历史传统为建立行政判例制度提供了重要启迪 | 第28-29页 |
(三) 司法实践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 第29-31页 |
1、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指导实践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 第29-30页 |
2、地方法院的判例探索实践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启示 | 第30-31页 |
(四) 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创制判例制度的社会条件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建立我国行政判例制度的对策——成文法指导下的判例制度 | 第33-39页 |
一、我国行政判例的创制 | 第33-37页 |
(一) 行政判例的创制主体 | 第33-35页 |
(二) 行政判例的制作程序 | 第35-37页 |
二、行政判例的适用 | 第37-39页 |
(一) 我国行政判例的适用规则 | 第37页 |
(二) 我国行政判例的法律效力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