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性别决定基因M与强雌性基因QTL定位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33页 |
·开花植物性别决定研究 | 第12-14页 |
·花发育的形态学特征 | 第13页 |
·花发育的性别决定机制 | 第13-14页 |
·黄瓜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和性别表达机制 | 第14-22页 |
·黄瓜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 第15-18页 |
·黄瓜性别表达机制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第22-30页 |
·分子标记 | 第22-27页 |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 第27-28页 |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 第28-30页 |
·本试验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30-33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30-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黄瓜性别决定基因M 定位 | 第33-36页 |
·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6页 |
·黄瓜强雌性基因QTL 定位 | 第36-38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3页 |
·黄瓜性别决定基因M 定位 | 第38-42页 |
·花性型的遗传分析 | 第38-39页 |
·DNA 的检测 | 第39页 |
·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39-40页 |
·连锁遗传图 | 第40-42页 |
·黄瓜强雌性基因QTL 定位 | 第42-53页 |
·花性型的遗传分析 | 第42-43页 |
·DNA 的检测与BSA 法建池 | 第43页 |
·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43-46页 |
·连锁图谱的构建与强雌性基因的QTL 定位 | 第46-53页 |
4 讨论 | 第53-57页 |
·M 基因的克隆 | 第53-54页 |
·影响强雌性状的因素 | 第54页 |
·性别趋势的判断方法 | 第54-55页 |
·强雌性基因QTL 与ACS 基因 | 第55-56页 |
·黄瓜SSR 分子标记与QTL 定位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