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第一节 争贡之役发生的背景与经过 | 第12-18页 |
一、明嘉靖前的中日勘合贸易状况 | 第12-17页 |
二、争贡之役的经过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明日勘合贸易体制的解体与中国东南沿海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 | 第18-27页 |
一、明日勘合贸易体制的解体 | 第18-20页 |
二、江浙地区私人海外贸易的的蓬勃发展 | 第20-27页 |
第三节 市舶司职能的转变及浙江、福建、广东市舶司的变迁 | 第27-35页 |
一、市舶司职能的转变 | 第27-28页 |
二、宁波等三处市舶司的演变 | 第28-35页 |
第四节 争贡之役对日本的影响 | 第35-40页 |
一、对外贸易港口的兴盛 | 第35-37页 |
二、银矿的大规模开采与白银大量输出 | 第37-39页 |
三、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 第39-40页 |
第五节 争贡之役对明代海外贸易思想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 第40-48页 |
一、明初的海外贸易思想 | 第40-41页 |
二、争贡之役后禁海、开海思想的激烈论争 | 第41-45页 |
三、争贡之役后明代海外贸易思想的特点及意义 | 第45-48页 |
第六节 争贡之役对东亚、东南亚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 第48-57页 |
一、双屿、浯屿等国际走私贸易基地的兴盛 | 第48-51页 |
二、琉球——东亚、东南亚贸易中介地位的凸显 | 第51-55页 |
三、澳门——国际贸易中转站的繁荣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