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网络编码概述 | 第11-20页 |
·最大流最小割定理 | 第11-13页 |
·网络编码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网络编码的优缺点 | 第14-17页 |
·网络编码提高网络吞吐量 | 第14-15页 |
·网络编码均衡网络负载 | 第15-16页 |
·网络编码提高网络鲁棒性 | 第16页 |
·网络编码的代价 | 第16-17页 |
·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几种网络编码的构造方式 | 第20-28页 |
·线性网络编码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线性向量编码 | 第21-23页 |
·编码规则 | 第21-22页 |
·线性向量编码处理过程 | 第22-23页 |
·线性网络编码的代数实现 | 第23-26页 |
·编码规则 | 第23-24页 |
·线性网络编码的代数实现过程 | 第24-25页 |
·编码系数的确定 | 第25-26页 |
·随机网络编码 | 第26-28页 |
·随机网络编码的提出 | 第26-27页 |
·随机网络编码的优点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无线网络中的网络编码 | 第28-36页 |
·网络编码技术从有线网络到无线通信网络的扩展 | 第28-29页 |
·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网络编码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网络编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状网中的应用 | 第31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31-34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概述 | 第31-32页 |
·三节点线性网络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第32-34页 |
·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无线双向中继系统中的网络编码 | 第36-63页 |
·传统中继方式 | 第36-37页 |
·放大-转发(Amplify and Forward,AF) | 第36页 |
·解码-转发(Decoded and Forward,DF) | 第36-37页 |
·编码协同(Coded Cooperation,CC) | 第37页 |
·双向中继系统中的网络编码 | 第37-41页 |
·两路中继系统模型 | 第38页 |
·几种中继处理方式 | 第38-41页 |
·双向中继系统网络编码中的去噪映射 | 第41-62页 |
·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映射规则 | 第42-44页 |
·去噪映射 | 第44-50页 |
·映射区域的选择 | 第50-56页 |
·源端解码 | 第56页 |
·系统仿真 | 第56-59页 |
·去噪映射的意义 | 第59-60页 |
·存在问题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