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2页 |
·生态办公区 | 第10-12页 |
·步行空间系统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2-13页 |
·空间句法分析法 | 第13页 |
·归纳-演绎法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5-24页 |
·办公场所的历史演变 | 第15-17页 |
·交往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环境行为学 | 第18页 |
·《交往与空间》 | 第18-19页 |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 第19页 |
·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空间构型的定量描述 | 第20-22页 |
·空间句法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步行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评价体系 | 第24-32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24-28页 |
·步行的交通特性 | 第24-25页 |
·步行行为的选择 | 第25-26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形态构成 | 第26-27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抽象构成 | 第27-28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生态性”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交通性 | 第28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交往性 | 第28-29页 |
·空间句法对步行空间系统评价的可行性 | 第29-31页 |
·轴线分析法对步行空间系统的评价 | 第29-30页 |
·视域分析法对步行空间系统的评价 | 第30页 |
·空间句法的缺陷及补偿评价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第32-56页 |
·美国Google Mountain View 总部园区 | 第32-43页 |
·项目概况 | 第32-33页 |
·办公园区的轴线法分析评价 | 第33-36页 |
·办公园区的视域法分析评价 | 第36-41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上海M50 创意园 | 第43-50页 |
·项目概况 | 第43-44页 |
·办公园区的轴线法分析评价 | 第44-46页 |
·办公园区的视域法分析评价 | 第46-48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TBWA/Chiat/Day 公司园区 | 第50-54页 |
·项目概况 | 第50-51页 |
·办公园区的视域法分析评价 | 第51-53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页 |
·案例总体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步行空间系统设计 | 第56-64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56页 |
·空间布局对步行空间系统的影响作用 | 第56-58页 |
·空间布局形式 | 第56-57页 |
·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功能组织对步行空间系统的影响作用 | 第58-59页 |
·生态办公区的功能构成 | 第59页 |
·功能组织的影响因素 | 第59页 |
·景观组织对步行空间系统的影响作用 | 第59-61页 |
·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60页 |
·景观组织的影响因素 | 第60-61页 |
·步行空间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 | 第61-63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61页 |
·复合性原则 | 第61-62页 |
·舒适性原则 | 第62页 |
·诱发性原则 | 第62-63页 |
·效率原则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