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uickBird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纹理分析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面向像元影像分类 | 第11-13页 |
| ·面向对象影像分类 | 第13-14页 |
|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 ·数据源 | 第17页 |
| ·灰度共生矩阵纹理提取方法 | 第17-19页 |
| ·灰度纹理提取原理 | 第17-18页 |
| ·常用灰度纹理 | 第18-19页 |
| ·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 | 第19-25页 |
| ·多尺度分割 | 第19-22页 |
| ·分类体系 | 第22-23页 |
| ·分类方法 | 第23-25页 |
|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 3 郫县古城镇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第27-49页 |
| ·影像预处理 | 第27-30页 |
| ·最佳波段组合 | 第27-28页 |
| ·影像融合 | 第28-29页 |
| ·几何校正 | 第29-30页 |
| ·影像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 ·光谱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 ·植被指数分析 | 第31-32页 |
| ·纹理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 ·形状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 ·类间关系分析 | 第34页 |
| ·基于不同窗口纹理参与的影像分类 | 第34-41页 |
| ·分类样本的选取 | 第34-35页 |
| ·分类器的选择 | 第35-36页 |
| ·灰度纹理量的筛选 | 第36-38页 |
| ·单一窗口纹理参与的影像分类 | 第38页 |
| ·多窗口纹理参与的影像分类 | 第38-41页 |
| ·分类后处理 | 第41页 |
|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类 | 第41-49页 |
| ·图像多尺度分割 | 第41-44页 |
| ·分类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44-45页 |
| ·模糊分类规则的建立 | 第45-47页 |
| ·最邻近分类与特征空间优化 | 第47-49页 |
| 4 分类结果评价 | 第49-56页 |
| ·单一窗口纹理参与分类精度评价 | 第49-50页 |
| ·多窗口纹理参与分类精度评价 | 第50-52页 |
| ·面向对象分类精度评价 | 第52-53页 |
| ·面向对象分类与面向像元分类比较 | 第53-54页 |
| ·理论基础 | 第53页 |
| ·目视效果 | 第53页 |
| ·分类精度 | 第53-54页 |
| ·方法验证 | 第54-5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