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绪论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1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氢能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我国焦炉煤气现状 | 第17-18页 |
·焦炉煤气的高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第18-19页 |
·焦炉煤气中甲烷重整制氢路线 | 第19-21页 |
·焦炉煤气制氢新工艺 | 第19-20页 |
·甲烷的重整反应 | 第20-21页 |
·甲烷部分氧化重整优缺点 | 第21页 |
·混合导体透氧膜在甲烷部分氧化重整过程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混合导体透氧膜的基本特性 | 第22-23页 |
·混合导体透氧膜透氧过程 | 第23-24页 |
·供氧与催化反应的耦合 | 第24-25页 |
·透氧膜反应器中甲烷部分氧化重整 | 第25-27页 |
·透氧膜反应器中的甲烷部分氧化重整催化剂 | 第27-32页 |
·助剂改性 | 第27-29页 |
·载体选择 | 第29-30页 |
·催化剂积碳 | 第30-32页 |
·透氧膜反应器甲烷部分氧化重整反应机理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1页 |
第二章 焦炉煤气甲烷部分氧化重整的热力学分析 | 第41-52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热力学平衡分析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焦炉煤气中原始氢含量对平衡组分的影响 | 第43-44页 |
·CH_4/O_2 摩尔比对焦炉煤气重整转化的影响 | 第44-47页 |
·水蒸气对焦炉煤气重整转化的影响 | 第47-50页 |
·焦炉煤气重整后的氢含量变化分析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52-60页 |
·引言 | 第52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 | 第52-53页 |
·透氧膜材料的制备 | 第53-55页 |
·透氧膜粉体的制备 | 第53页 |
·透氧膜片的制备 | 第53-55页 |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第55-57页 |
·膜反应器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55-56页 |
·反应产物的计算方法 | 第56页 |
·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第56-57页 |
·透氧膜和催化剂的性质表征 | 第57-59页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57-58页 |
·XRD | 第58页 |
·SEM | 第58页 |
·TEM | 第58页 |
·TG | 第58-59页 |
·H2-TPR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膜反应器中γ-A1_2O_3负载型催化剂重整性能研究 | 第60-71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1页 |
·重整性能评价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61-63页 |
·甲烷吹扫下有无催化剂的重整性能 | 第63-65页 |
·焦炉煤气吹扫下Ni/Li20/CeO_2/γ-A1_2O_3 重整性能 | 第65-66页 |
·膜反应器内Ni/Li20/La_2O_3/γ-A1_2O_3 重整性能 | 第66-67页 |
·Li20 修饰Ni/La_2O_3/γ-A1_2O_3 催化剂重整性能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固溶体催化剂在膜反应器中的重整性能研究 | 第71-92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页 |
·膜反应器内NiO/MgO 固溶体催化剂的重整性能 | 第72-85页 |
·催化剂对透氧膜反应器的作用 | 第72-74页 |
·NiO/MgO 固溶体催化剂Ni 含量对重整性能的影响 | 第74页 |
·焦炉煤气流量对重整效果的影响 | 第74-76页 |
·反应温度对膜反应器重整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透氧膜反应器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第78-79页 |
·催化剂和膜片表征分析 | 第79-85页 |
·膜反应器内CoO/MgO 固溶体催化剂重整性能 | 第85-90页 |
·CoO/MgO 固溶体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85-86页 |
·焦炉煤气流量对重整性能的影响 | 第86-87页 |
·空气流量对重整性能的影响 | 第87-88页 |
·NiO/MgO 和CoO/MgO 固溶体催化性能的比较 | 第88-89页 |
·贵金属Ru 修饰35 % CoO/MgO 对重整性能的影响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六章 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重整机理研究 | 第92-112页 |
·引言 | 第92页 |
·实验方法 | 第92-9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9页 |
·膜反应器内甲烷重整反应机理模型 | 第93-99页 |
·膜反应器内焦炉煤气重整反应机理模型 | 第99-104页 |
·焦炉煤气重整反应模型的验证 | 第104-108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后形成氢对透氧量的贡献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第七章 焦炉煤气水蒸气重整用镍镁固溶体催化剂的研究 | 第112-124页 |
·引言 | 第112-113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113页 |
·固溶体催化剂的结构特性 | 第113-115页 |
·XRD | 第113-114页 |
·BET | 第114-1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2页 |
·空白实验 | 第115页 |
·空速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镍含量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水碳比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119-121页 |
·实验后催化剂分析 | 第121-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