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2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评述 | 第12-20页 |
·经济增长与工资呈正相关关系的研究 | 第13-15页 |
·经济增长与工资呈负相关关系的研究 | 第15-17页 |
·工资差别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对相关文献的评价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框架 | 第21-23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工资内在关系的理论解释 | 第25-41页 |
·经济增长与工资内在关系的分析 | 第25-29页 |
·经济增长与工资内在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25-28页 |
·经济增长与工资内在关系的总结 | 第28-29页 |
·工资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 第29-37页 |
·工资的动力激励效应 | 第29-31页 |
·工资的内生推动效应 | 第31-32页 |
·工资的消费积累效应 | 第32-35页 |
·工资的价格传导效应 | 第35-37页 |
·经济增长影响工资的理论解释 | 第37-40页 |
·经济增长对工资影响的微观解释 | 第37-38页 |
·经济增长对工资影响的宏观解释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调节机制的分析框架 | 第41-50页 |
·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调节的层次性 | 第41-44页 |
·工资调节的微观性 | 第41-42页 |
·工资调节的中观性 | 第42-43页 |
·工资调节的宏观性 | 第43-44页 |
·工资调节的区域性 | 第44页 |
·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调节机制的分析框架 | 第44-49页 |
·微观调节机制 | 第44-45页 |
·中观调节机制 | 第45-47页 |
·宏观调节机制 | 第47-48页 |
·区域调节机制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变动的基本态势分析 | 第50-75页 |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变动的基本态势分析 | 第50-56页 |
·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其波动不大 | 第51-52页 |
·工资总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缓慢 | 第52-53页 |
·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差距变化不稳定 | 第53-56页 |
·经济改革时期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变动的基本态势分析 | 第56-66页 |
·工资总体呈上升趋势 | 第59-61页 |
·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差距日益增大 | 第61-64页 |
·离散程度不断增加态势 | 第64-66页 |
·中国经济增长中工资变动基本态势的形成原因分析 | 第66-74页 |
·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 第66-67页 |
·收入分配不合理 | 第67-69页 |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 第69-71页 |
·劳动生产率低下 | 第71-72页 |
·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微观调节机制 | 第75-93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运行 | 第75-78页 |
·中国微观经济运行分析 | 第78-79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微观调节机制分析 | 第79-87页 |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资的微观调节 | 第79-80页 |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资的微观调节机制 | 第80-82页 |
·经济改革时期中国工资的微观调节机制 | 第82-87页 |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87-91页 |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87-89页 |
·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的改革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中观调节机制 | 第93-111页 |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 第93-95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中观调节机制分析 | 第95-103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 | 第96-99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劳动力供求导向机制 | 第99-103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103-107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103页 |
·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 第103-107页 |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107-109页 |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 | 第107-108页 |
·开发农村市场,发掘农村的消费潜力 | 第108-109页 |
·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宏观调节机制 | 第111-130页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 第111-116页 |
·中国总需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中国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宏观调节机制分析 | 第116-121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对总需求的宏观调节机制 | 第117-119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对总供给的宏观调节机制 | 第119-121页 |
·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121-124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121页 |
·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 第121-124页 |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124-129页 |
·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 | 第124-126页 |
·建立健全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 第126-127页 |
·加大教育投资,提升劳动力就业结构层次 | 第127-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八章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区域调节机制 | 第130-152页 |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第130-133页 |
·第一阶段: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时期 | 第130-131页 |
·第二阶段: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的非均衡发展时期 | 第131-132页 |
·第三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非均衡发展时期 | 第132页 |
·第四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期 | 第132-133页 |
·中国区域间的工资差异分析 | 第133-142页 |
·中国区域间工资差异的现状 | 第133-135页 |
·中国区域间工资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135-142页 |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的区域调节机制分析 | 第142-147页 |
·计划经济时期工资的区域调节机制 | 第143-144页 |
·经济改革时期工资的区域调节机制 | 第144-147页 |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147-150页 |
·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工资调节机制的发挥提供有效率的制度环境 | 第148页 |
·全方位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148-149页 |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 第149-150页 |
·支持中西部地区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 第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