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能源 | 第10-11页 |
·生物乙醇 | 第11-12页 |
·木质纤维素 | 第12-15页 |
·木质纤维素的成分 | 第12-13页 |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 | 第13页 |
·纤维素 | 第13-14页 |
·半纤维素 | 第14-15页 |
·木质素 | 第15页 |
·预处理 | 第15-20页 |
·稀酸预处理 | 第15-17页 |
·碱预处理 | 第17-18页 |
·蒸汽爆破法 | 第18-19页 |
·氨纤维爆破法 | 第19页 |
·生物法预处理 | 第19-20页 |
·生物乙醇制备中的"多维利用"和"生物精炼" | 第20-21页 |
·纤维素酶 | 第21-22页 |
·纤维素酶结构 | 第21页 |
·纤维素酶活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方法 | 第21-22页 |
·乙醇发酵 | 第22-23页 |
·从木质纤维素到生物乙醇 | 第23页 |
·生物乙醇制备的难点和本文要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稀酸预处理 | 第24-33页 |
·实验原理 | 第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预处理 | 第24页 |
·差重法 | 第24-25页 |
·DNS定量测糖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预处理 | 第25-26页 |
·差重法 | 第26页 |
·DNS定量测糖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稀酸预处理 | 第28-33页 |
第3章 稀酸预处理液综合高效利用 | 第33-44页 |
·实验原理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预处理 | 第33页 |
·培养基 | 第33-34页 |
·菌种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预处理 | 第35页 |
·还原糖成分定量分析 | 第35页 |
·氢气含量测定 | 第35页 |
·还原糖总量定量测定 | 第35页 |
·Escherichia coliBL21秸秆预处理培养基的优化 | 第35-36页 |
·秸秆预处理培养基培养基因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 第36页 |
·用制氢培养基培养产氢菌Enterobacter FML-C_1 | 第36页 |
·蛋白质总量定量测定 | 第36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6-44页 |
·预处理 | 第36-38页 |
·Escherichia coliBL21秸秆预处理培养基的优化 | 第38-39页 |
·秸秆预处理培养基培养基因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 第39-42页 |
·用制氢培养基培养产氢菌Enterobacter FML-C_1 | 第42-44页 |
第4章 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 第44-54页 |
·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初筛和复筛 | 第44页 |
·酶活检测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所需试剂和材料 | 第45页 |
·预处理 | 第45页 |
·培养基 | 第45-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初筛 | 第46-47页 |
·复筛 | 第47页 |
·预处理和降解糖化能力测试 | 第47页 |
·纤维素钠酶活力 | 第47页 |
·滤纸酶活力 | 第47-48页 |
·胞内产酶和胞外产酶的测定和鉴别 | 第48页 |
·最佳产酶时间的确定 | 第4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初筛结果 | 第49页 |
·复筛结果 | 第49-50页 |
·预处理和降解糖化能力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胞内酶活和胞外酶活的比较 | 第51-52页 |
·最佳产酶时间的确定 | 第52-54页 |
第5章 两种生物乙醇制备法的比较 | 第54-59页 |
·实验原理 | 第54页 |
·分步糖化发酵法 | 第54页 |
·同步糖化发酵法 | 第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预处理 | 第54-55页 |
·培养基 | 第55页 |
·菌种 | 第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预处理和降解糖化 | 第55-56页 |
·醇的测定 | 第56页 |
·分步糖化发酵法 | 第56页 |
·同步糖化发酵法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分步糖化发酵法 | 第56-57页 |
·同步糖化发酵法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