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都市报的发展和受众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都市报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4页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一) 研读相关理论和文献第12页
  (二) 对一手资料的收集第12页
  (三) 对二手资料的收集第12-13页
  (四) 分析方法第13页
  (五)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一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发展第14-20页
 一、都市现代性的展开与都市报的生长第14-17页
  (一) 都市报概念界定第14页
  (二) 都市报产生的背景第14-15页
  (三) 都市报的特征第15-17页
 二、都市报的受众研究第17-20页
  (一) 都市社会受众的多元性要求都市报传播结构多元化第17页
  (二) 受众分析是都市报发展的必然要求第17-20页
第二章 呼和浩特地区都市报发展现状第20-31页
 一、呼和浩特地区都市报的发展第20-21页
 二、呼和浩特地区受众接触媒介习惯与媒介内容偏好分析第21-31页
  (一) 电视、报纸是呼和浩特市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第21-22页
  (二) 呼和浩特地区受众接触各类媒体平均时长第22-23页
  (三) 呼和浩特地区居民阅读报纸目的明确第23-25页
  (四) 都市报的核心产品是受众“最喜欢的版面”第25-27页
  (五) 受众的最高期待得不到满足是目前不读报的主要原因第27-28页
  (六) 内容丰富,贴近现实是受众的最关注要素第28-31页
第三章 呼和浩特地区都市报存在的问题第31-40页
 一、报纸受众定位总体清醒局部模糊第31-33页
  (一) 办报宗旨总体清醒,定位清晰第31-32页
  (二) 局部模糊,受众定位不准第32-33页
 二、以表面上的受众本位掩盖媒体本位第33-35页
  (一) 提出了“受众是上帝”的口号第33-34页
  (二) 媒体本位代替受众本位第34页
  (三) 过度重视追求市场效益,忽略社会责任第34-35页
  (四) 公共性表达的明显缺陷第35页
 三、新闻内容的采访编辑难以有新的突破第35-38页
  (一) 社会新闻注重客观式和体验式报道第35-36页
  (二) 同质化现象严重第36页
  (三) 庸俗化倾向严重第36-37页
  (四) 新闻记者素质较低,片面追求时效性而忽略公信力第37-38页
 四、重视总发行量,轻视读者群集中度;重视读者规模,轻视读者忠诚度第38-40页
第四章 呼和浩特地区都市报发展对策第40-53页
 一、提升都市报的公共性第40-43页
  (一) 描述生活方式是都市报公共性的核心内容第41页
  (二) 确立“私人”概念是都市报表现公共性的基础第41-42页
  (三) 营造归属感是都市报表现公共性的主要手段第42页
  (四) 充分发挥都市报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第42-43页
 二、强化都市报的社会功能第43-44页
  (一) 都市化离不开都市报的引导第43-44页
  (二) 强化都市报在社会传播中的价值取向第44页
 三、传播过程中满足受众的社会需求第44-47页
  (一)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培育和开拓受众市场的前提条件第44-45页
  (二) 办好新闻热线,在动态中满足受众的需要第45-46页
  (三) 在传播过程中提高公信力第46页
  (四) 深化对受众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受众观念第46-47页
 四、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树立正确导向第47-49页
  (一) 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吸引和培训第47页
  (二) 要创作积极、健康、有益的新闻作品第47-48页
  (三) 记者要具有理性的精神第48页
  (四) 塑造新闻事件的立体形态第48-49页
 五、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第49-51页
  (一) “三贴近”为都市报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第49页
  (二) 贴近生活,让平民参与传播第49-50页
  (三) 确立自己的报道品位第50页
  (四) 从单向传播走向互动传播第50-51页
 六、都市报传播致效原则要求都市报在报道新闻时要正确引导舆论第51-53页
  (一) 起到社会整合作用第51-52页
  (二) 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社会交换和分化的媒介第52页
  (三) 通过对受众的影响扩大有组织的社会控制的范围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灾难性新闻事件中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下一篇:自适应遗传算子解决排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