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PCV2 病原学 | 第12-13页 |
·PCV2 的形态学特性与理化特性 | 第12页 |
·PCV2 的培养特性 | 第12-13页 |
·PCV2 分子病原学 | 第13-15页 |
·PCV2 的基因组特性 | 第13页 |
·PCV2 的复制与转录 | 第13-14页 |
·PCV2 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特征 | 第14-15页 |
·PCV2 的致病机理 | 第15-16页 |
·PCV2 感染对免疫系统有明显影响 | 第15-16页 |
·各种因素对 PCV2 感染的影响 | 第16页 |
·PCV2 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 第16页 |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 第16-17页 |
·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 | 第17页 |
·母猪繁殖障碍 | 第17页 |
·仔猪先天性震颤 | 第17页 |
·PCV2 感染的诊断 | 第17-20页 |
·病毒分离 | 第17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17页 |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 | 第17-18页 |
·免疫组化技术 | 第18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18-19页 |
·核酸探针及原位杂交技术 | 第19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19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第19-20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 第20页 |
·PCV2 感染的防制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猪圆环病毒2型 ORF2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22-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结果 | 第24-29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24-25页 |
·ORF2 -T 的鉴定结果 | 第25-26页 |
·ORF2- pET - 32a 的鉴定结果 | 第26-27页 |
·表达产物的SDS -PAGE 电泳结果 | 第27-28页 |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g 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猪圆环病毒2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结果 | 第32-39页 |
·重组 Cap 蛋白表达优化结果 | 第32-33页 |
·重组 Cap 蛋白的纯化 | 第33-35页 |
·浓缩重组 Cap 蛋白的定量 | 第35-36页 |
·间接 ELISA 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结果 | 第36-38页 |
·间接 ELISA 方法阴阳性判定标准的建立 | 第38-39页 |
·交叉反应试验结果 | 第39页 |
·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试验结果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猪圆环病毒2 型间接 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 第41-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材料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5页 |
·批内、批间重复性检测结果 | 第42页 |
·3 7 ℃加速老化试验结果 | 第42-44页 |
·4 ℃和- 2 0℃恒温保存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