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物理论的污染物输运模型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1 引言 | 第14-42页 |
·粘土层中污染物输运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水力作用模型 | 第17-18页 |
·与化学和(或)生物过程耦合的水力作用输运模型 | 第18-21页 |
·水力-化学耦合输运模型 | 第21-22页 |
·电-化学耦合输运模型 | 第22-23页 |
·热-水力耦合输运模型 | 第23页 |
·水力-力学耦合输运模型 | 第23-25页 |
·水力-化学-力学耦合输运模型 | 第25-26页 |
·热-水力-力学耦合污染物输运模型 | 第26-27页 |
·热-水力-化学-力学耦合输运模型 | 第27页 |
·电化学-水力-力学耦合输运模型 | 第27页 |
·混合物理论在溶质输运领域中的运用 | 第27-38页 |
·理论研究 | 第27-37页 |
·工程应用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9-40页 |
·创新点 | 第40-42页 |
2 多组分膨胀性介质的混合物理论 | 第42-66页 |
·运动学 | 第42-44页 |
·Euler形式 | 第44-56页 |
·守恒方程 | 第44-47页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第47-48页 |
·一般性的本构关系 | 第48-53页 |
·平衡状态 | 第53-54页 |
·近平衡状态以及线性化 | 第54-56页 |
·Lagrange形式 | 第56-60页 |
·守恒方程 | 第56-57页 |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本构关系 | 第57-60页 |
·率无关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60-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3 多组分两相微极性材料的混合物理论 | 第66-80页 |
·运动学与守恒方程 | 第66-68页 |
·运动学 | 第66-67页 |
·守恒方程 | 第67-68页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本构方程 | 第68-75页 |
·场方程的闭合 | 第75-78页 |
·讨论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4 水力-力学耦合的污染物输运模型研究 | 第80-103页 |
·弹性变形情况 | 第80-90页 |
·理论基础 | 第80-83页 |
·数学模型 | 第83页 |
·模型的简化和归一化 | 第83-85页 |
·模型求解 | 第85-87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7-90页 |
·弹塑性变形情况及其三维化处理与分析 | 第90-101页 |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 第90-91页 |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三维化 | 第91-92页 |
·半隐式的图形返回算法 | 第92-94页 |
·UMAT子程序验证 | 第94-95页 |
·模型的应用及求解 | 第95-101页 |
·小结 | 第101-103页 |
5 水力-化学-力学耦合的污染物输运模型研究 | 第103-1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03-105页 |
·描述变形的本构方程 | 第103-104页 |
·渗流、扩散本构方程 | 第104页 |
·质量转换本构方程 | 第104-105页 |
·场方程的闭合 | 第105页 |
·模型简化 | 第105-106页 |
·模型计算及参数分析 | 第106-114页 |
·固有输运性质变化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参数P_c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参数P_d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参数P_e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参数P_μ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有效化学渗透系数ω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小结 | 第114-116页 |
6 热-水力-化学-力学耦合的污染物输运模型研究 | 第116-128页 |
·理论基础 | 第116-119页 |
·描述变形的本构方程 | 第116-117页 |
·渗流、扩散、热传导以及质量转换本构方程 | 第117-118页 |
·场方程的闭合 | 第118-119页 |
·模型简化 | 第119-120页 |
·模型计算及参数分析 | 第120-127页 |
·参数P_(μθ)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参数P_κ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热水渗透系数D~f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热扩散系数D~a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小结 | 第127-128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128-131页 |
·结论 | 第128-129页 |
·展望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4页 |
作者简历 | 第144-1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