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第14-15页 |
|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及工艺 | 第15-17页 |
| ·生物质流化床热解研究简介 | 第17-18页 |
| ·生物油主要理化特性及测定方法 | 第18-23页 |
| ·水分 | 第19页 |
| ·pH值 | 第19-20页 |
| ·热值 | 第20页 |
| ·粘度 | 第20页 |
| ·灰分 | 第20-21页 |
| ·残碳量 | 第21页 |
| ·闪点 | 第21页 |
| ·倾点和凝点 | 第21页 |
| ·有机组成 | 第21-23页 |
| ·生物油的品味提升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 ·催化加氢 | 第23-24页 |
| ·催化裂解 | 第24页 |
| ·催化酯化 | 第24页 |
| ·水蒸气重整制氢 | 第24页 |
| ·乳化 | 第24-25页 |
| ·添加稀释稳定剂 | 第25页 |
| ·生产化学品 | 第25页 |
| ·生物油的酸催化烯烃改性精制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 第二章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35-5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离子交换树脂 | 第35-37页 |
| ·杂多酸 | 第37-42页 |
| ·杂多酸简介 | 第37页 |
| ·杂多酸的制备 | 第37-38页 |
| ·结构特性 | 第38-39页 |
| ·酸性 | 第39-40页 |
| ·氧化还原性 | 第40页 |
| ·杂多酸盐 | 第40-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50页 |
| ·蒙脱土K-10负载Cs_(2.5)H_(0.5)PW_(12)O_(40)的制备 | 第42-43页 |
| ·蒙脱土K-10负载Cs_(2.5)H_(0.5)PW_(12)O_(40)的表征方法 | 第43-44页 |
| ·蒙脱土K-10负载Cs_(2.5)H_(0.5)PW_(12)O_(40)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6-50页 |
| ·蒙脱土K-10负载Cs_(2.5)H_(0.5)PW_(12)O_(40)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 第48页 |
| ·30%Cs2.5/K-10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8页 |
| ·30%Cs2.5/K-10催化剂的可重复利用性 | 第48-50页 |
| ·Amberlyst 15催化活性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第三章 烯烃改性精制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研究 | 第55-79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55页 |
| ·模型反应设计 | 第55-56页 |
| ·生物油酚类模型研究 | 第56-62页 |
| ·烯烃碳正离子稳定性对苯酚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56-58页 |
| ·苯酚与1-辛烯的烷基化反应 | 第58-59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物料摩尔比的影响 | 第59页 |
| ·愈创木酚、儿茶酚与1-辛烯反应 | 第59-60页 |
| ·酚类烷基化反应机理探讨 | 第60-62页 |
| ·乙酸对苯酚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水对苯酚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63-68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5页 |
| ·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65-68页 |
| ·呋喃类化合物对苯酚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68-69页 |
| ·甲醇对苯酚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69-71页 |
| ·相同摩尔量的甲醇、水或乙酸对苯酚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 第71页 |
| ·羟基丙酮在酸作用下的变化 | 第71-74页 |
| ·生物油多组分模型混合物与1-辛烯的反应 | 第74-76页 |
| ·烯烃改性精制生物油温度选择分析 | 第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第四章 生物油的烯烃改性精制实验研究 | 第79-95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生物油的制备 | 第79页 |
| ·Amberlyst 15催化改性生物油 | 第79-81页 |
| ·30%Cs2.5/K-10催化改性生物油 | 第81-91页 |
| ·生物油/1-辛烯双液相精制反应 | 第81-84页 |
| ·生物油/1-辛烯单液相精制反应 | 第84-91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85页 |
| ·生物油的碳酸二乙酯(DEC)分离分级 | 第85-86页 |
| ·烯烃改性精制生物油DEC提取组分 | 第86-91页 |
| ·催化剂效能分析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 第五章 钙基改性生物油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 第95-113页 |
| ·引言 | 第95-96页 |
| ·钙基改性生物油的制备与表征 | 第96-97页 |
| ·XRD分析结果 | 第97页 |
| ·热值分析结果 | 第97-98页 |
| ·热分解后产物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结果 | 第98-101页 |
| ·TGA实验结果 | 第101-103页 |
|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103-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 ·生物油的烯烃改性精制研究 | 第113页 |
| ·钙基改性生物油的应用研究 | 第113-114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4-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