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认知论文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教育意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 成人依恋相关概念第10-14页
   ·依恋与成人依恋第10-11页
   ·依恋系统及其激活第11-13页
   ·内部工作模式第13-14页
 2 成人依恋风格及其测量第14-16页
 3 成人依恋风格的注意偏向研究第16-19页
   ·注意偏向及其相关研究范式第16-17页
   ·国内外关于成人依恋的注意偏向研究第17-19页
 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第20-22页
 1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第20页
 2 本研究的假设第20-21页
 3 本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理论意义第21页
   ·实践意义第21-22页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第22-59页
 研究一 实验用词语的筛选第22-24页
  1. 研究目的第22页
  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研究对象第22页
   ·研究材料第22页
   ·研究程序第22-23页
  3 研究结果第23-24页
  4 研究小结第24页
 研究二 应激情境下不同成人依恋风格大学生的注意加工时间特点第24-56页
  1 研究目的第24页
  2 研究方法第24-28页
   ·研究设计第24页
   ·研究对象第24页
   ·研究材料第24-26页
   ·研究范式第26页
   ·研究程序第26-28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8-54页
   ·应激情境大学生情绪唤醒度评价第28页
   ·大学生在不同实验情境下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注意加工的时间特点第28-38页
   ·非应激情境下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注意加工的时间特点第38-41页
   ·应激情境下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注意加工的时间特点第41-54页
  4 研究小结第54-56页
   ·大学生在不同实验情境下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注意加工时间特点第54-55页
   ·非应激情境下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及注意加工时间特点第55页
   ·应激情境下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及注意加工时间特点第55-56页
 研究三 成人依恋风格与社会支持第56-59页
  1 研究目的第57页
  2 研究对象第57页
  3 研究工具第57-58页
   ·成人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第57页
   ·社会支持量表第57页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57-58页
  4 研究程序第58页
  5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8页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客观社会支持差异分析第58页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差异分析第58页
  6 研究小结第58-59页
第四部分 总讨论第59-66页
 1 大学生对于情绪信息词语加工的"注意瞬脱"现象第59-61页
 2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于情绪信息词语加工的"注意瞬脱"现象第61-62页
 3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第62-63页
 4 教育启示第63-66页
   ·对依恋相关信息的高敏感性是一把"双刃剑"第63-64页
   ·要擅于借助依恋系统的激活把握最佳教育时机第64页
   ·要依据学生的依恋风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社会支持第64-66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一:情绪效价及唤醒度评价表、语词归类量表第70-71页
附录二:本研究中所用问卷第71-73页
附录三:实验用情绪词表第73-74页
附录四:情绪启动效果反馈表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简易自我放松催眠缓解学习疲劳的脑电实验研究
下一篇:从存在到他者--勒维纳斯哲学理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