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我国城市燃气事业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城市天然气供应系统 | 第11页 |
| ·传统管理方法的效率问题 | 第11-12页 |
| ·天然气管网的安全问题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 ·地理信息系统与天然气管网管理 | 第13-14页 |
| ·天然气管网的监控和应急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 ·GIS 技术在燃气行业的应用 | 第15-16页 |
| ·ComGIS 和WebGIS | 第16-17页 |
| ·几种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研究 | 第17-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 ·研究目标的确定 | 第18页 |
| ·管网系统架构的设计 | 第18-19页 |
| ·管网专用模型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管网监控及应急抢修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 第20-21页 |
| ·天然气泄漏扩散模型及仿真研究 | 第21页 |
| ·功能需求与研究方案 | 第21-24页 |
| ·功能需求 | 第21-23页 |
| ·研究方案 | 第23-24页 |
| ·论文结构 | 第24-26页 |
| 第2章 管网系统架构 | 第26-44页 |
| ·系统架构 | 第26-28页 |
| ·ESRI 的ArcGIS 软件系列 | 第28-30页 |
| ·ArcGIS 系列软件的发展史 | 第28-29页 |
| ·ArcGIS 系列软件简介 | 第29-30页 |
| ·地图服务器端采用ArcGIS Server REST API | 第30-35页 |
| ·基于ArcGIS Server 的开发方案 | 第30-32页 |
| ·网络服务类型:SOAP 和REST | 第32-34页 |
| ·REST API | 第34-35页 |
| ·网站服务器端采用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 | 第35-38页 |
| ·RIA 与传统Web 应用 | 第35-36页 |
| ·主要的RIA 引擎 | 第36-37页 |
| ·Silverlight API | 第37-38页 |
| ·开发环境 | 第38页 |
| ·硬件环境 | 第38页 |
| ·软件环境 | 第38页 |
| ·系统平台的搭建 | 第38-43页 |
| ·地图服务器的搭建 | 第38-41页 |
| ·网站服务器的搭建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管网专用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 第44-60页 |
| ·基于ArcGIS 的管网数据模型 | 第44-46页 |
| ·Geodatabase | 第44-45页 |
| ·管网模型 | 第45-46页 |
| ·管网数据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 ·管网专用模型的建立 | 第47-53页 |
| ·建模工具VISIO | 第47-48页 |
| ·用VISIO 建立天然气管网数据模型 | 第48-52页 |
| ·模型转换及导入空间数据库 | 第52-53页 |
| ·管网地图数据的编辑 | 第53-59页 |
| ·管网数据导入 | 第54-56页 |
| ·坐标系和仿射变换 | 第56-57页 |
| ·管网地图修饰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4章 管网应急抢修与监控 | 第60-76页 |
| ·研究内容 | 第60页 |
| ·应急抢修的最短路径算法 | 第60页 |
| ·管网监控 | 第60页 |
| ·应急抢修的最短路径算法 | 第60-71页 |
| ·算法与复杂度理论 | 第61-62页 |
| ·三种最短路径算法的介绍与比较 | 第62-66页 |
| ·蚁群算法的实现 | 第66-70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1页 |
| ·管网监控 | 第71-75页 |
| ·图层与监控数据的关联 | 第71-73页 |
| ·气压数据的可视化表现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5章 天然气泄漏扩散模型及仿真研究 | 第76-87页 |
| ·研究内容 | 第76页 |
| ·天然气扩散模型及可视化 | 第76页 |
| ·空间分析与统计 | 第76页 |
| ·天然气扩散模型及可视化 | 第76-82页 |
| ·天然气泄漏的危害性 | 第76-77页 |
| ·天然气扩散影响因素 | 第77页 |
| ·扩散模型分类 | 第77-78页 |
| ·瞬时扩散模型 | 第78-79页 |
| ·连续源扩散模型 | 第79页 |
| ·模型实现 | 第79-82页 |
| ·空间分析与统计 | 第82-85页 |
| ·建立缓冲区 | 第82-83页 |
| ·叠加分析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6章 管网系统开发 | 第87-105页 |
| ·功能需求 | 第87-88页 |
| ·系统界面 | 第88-89页 |
| ·简单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89-94页 |
| ·浏览控制 | 第89-90页 |
| ·图层控制 | 第90页 |
| ·信息查询 | 第90页 |
| ·网络数据 | 第90-91页 |
| ·应用实例 | 第91-94页 |
| ·复杂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94-99页 |
| ·特殊数据 | 第94-95页 |
| ·分级渲染 | 第95-96页 |
| ·简单编辑 | 第96页 |
| ·应用实例 | 第96-99页 |
| ·管网抢修模块的实现 | 第99-102页 |
| ·管网监控 | 第99页 |
| ·最短路径 | 第99-100页 |
| ·应用实例 | 第100-102页 |
| ·灾害仿真模块的实现 | 第102-104页 |
| ·扩散模型 | 第102页 |
| ·影响统计 | 第102页 |
| ·应用实例 | 第102-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05-108页 |
| ·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 | 第105-106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