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生产中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研究及工艺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甘氨酸的生产应用概况 | 第9-10页 |
| ·甘氨酸的用途 | 第9页 |
| ·生产方法 | 第9-10页 |
| ·活性炭及其再生方法 | 第10-16页 |
| ·活性炭的结构特点与活性炭的应用 | 第10-12页 |
| ·传统再生方法 | 第12-14页 |
| ·新兴再生方法 | 第14页 |
| ·再生方法的比较 | 第14-16页 |
| ·国内外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和方法 | 第16-2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8页 |
| ·测试方法及表征 | 第18-20页 |
| 2 废活性炭再生工艺研究 | 第20-37页 |
| ·废活性炭的热再生 | 第20-23页 |
| ·实验仪器及装置 | 第20-21页 |
|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21页 |
| ·再生温度对废活性炭再生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反应时间对废活性炭再生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溶剂再生 | 第23-29页 |
| ·原料与仪器及实验药品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23-24页 |
| ·用硫酸溶液处理废活性炭的原因 | 第24-25页 |
| ·H_2S0_4 溶液质量分数对再生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的用量 | 第26-27页 |
| ·温度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27页 |
| ·反应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再生次数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产生的三废的排放及处理 | 第29页 |
| ·生产甘氨酸所产生废活性炭的微波再生 | 第29-34页 |
|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29-30页 |
| ·活性炭的量及含水量对微波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微波功率对再生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微波照射时间对再生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 ·ZnCl_2 的加入量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再生工艺的确定 | 第34-37页 |
| 3 活性炭再生工艺设计 | 第37-53页 |
| ·再生工艺流程 | 第37-40页 |
| ·工艺流程图如图3.2 所示 | 第39-40页 |
| ·工艺衡算 | 第40-44页 |
| ·洗涤釜的物料衡算 | 第40-41页 |
|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 | 第41-42页 |
| ·反应釜的物料衡算 | 第42-43页 |
| ·反应釜的热量衡算 | 第43-44页 |
| ·板框压滤机的物料衡算 | 第44页 |
| ·主要工艺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 第44-53页 |
| ·反应釜的设计 | 第44-49页 |
| ·泵选型 | 第49-50页 |
| ·干燥器的选型 | 第50-51页 |
| ·过滤设备的选型 | 第51页 |
| ·混合釜的选型 | 第51页 |
| ·本工艺所用设备 | 第51-53页 |
| 4 经济分析和评价 | 第53-57页 |
| ·固定资本 | 第53-54页 |
| ·直接费用 | 第53-54页 |
| ·间接费用 | 第54页 |
| ·固定资本 | 第54页 |
| ·流动资本 | 第54页 |
| ·成本估算 | 第54-55页 |
| ·日常生产总费用 | 第54-55页 |
| ·操作人工和管理费用 | 第55页 |
| ·直接生产成本 | 第55页 |
| ·折旧 | 第55页 |
| ·全厂费用 | 第55页 |
| ·销售费用 | 第55页 |
| ·此工艺回收甘氨酸及活性炭的销售价值 | 第55-56页 |
| ·每年节约成本计算 | 第56-5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页 |
| ·展望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