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21页 |
1 动物造模 | 第11-12页 |
·实验材料 | 第11页 |
·造模方法 | 第11-12页 |
2 药物干预 | 第12-14页 |
·试验药物 | 第12-13页 |
·实验分组 | 第13-14页 |
·给药方法 | 第14页 |
3 检测方法 | 第14-20页 |
·实验取材 | 第14-15页 |
·HE染色法观察小鼠卵巢形态学 | 第15页 |
·EU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性激素 | 第15-16页 |
·RT-PCR法检测方法小鼠血清Th17、Treg基因表达 | 第16-20页 |
4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1 一般情况 | 第21页 |
2 各组小鼠卵巢重量及卵巢指数的比较 | 第21-22页 |
3 各组小鼠血清E_2、FSH水平的比较 | 第22页 |
4 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Th17、Treg基因表达的比较 | 第22-23页 |
5 各组小鼠卵巢组织中Th17/Treg水平的比较 | 第23-24页 |
6 光镜下各组小鼠卵巢细胞形态学表现 | 第24-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7页 |
1 中医对POF的认识 | 第27-29页 |
·中医对POF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7-28页 |
·中医对POF的辨证治疗方法 | 第28-29页 |
2 西医对POF的认识 | 第29-32页 |
·POF的西医病因病机 | 第29-31页 |
·POF的西医治疗方法 | 第31-32页 |
3 右归丸的组方特点和现代研究 | 第32-33页 |
4 自身免疫性POF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5 Th17和Treg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6 右归丸对自身免疫性POF Th17/Treg基因表达干预作用探讨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缩略词表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60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