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网络市场准入概述 | 第10-14页 |
(一) 有关概念 | 第10-12页 |
1. “网络经济”的含义 | 第10页 |
2. “网络市场经营主体”的含义 | 第10-12页 |
(二) 网络市场经营主体与传统商事主体比较 | 第12-14页 |
1. 网络市场经营主体与传统商事主体的共性 | 第12-13页 |
2. 网络市场经营主体与传统商事主体的区别 | 第13-14页 |
二、我国网络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现状及必要性 | 第14-23页 |
(一) 我国网络市场经营主体准入法律规制现状 | 第14-18页 |
1. 网络市场准入的相关立法滞后,现行法律不适应网络市场快速发展要求 | 第14-15页 |
2. 网络市场无照经营现象普遍 | 第15-16页 |
3. 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责面临严峻挑战 | 第16-18页 |
(二) 我国网络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8-23页 |
1. 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 | 第18-19页 |
2.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第19页 |
3. 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准入商事登记制度 | 第19-20页 |
4. 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源流失 | 第20-21页 |
5. 有利于推动网络市场诚信建设 | 第21-23页 |
三、国外网络市场准入监管法律规制情况及其借鉴意义 | 第23-31页 |
(一) 国外网络市场准入监管法律规制情况 | 第23-29页 |
1. 美国 | 第23-26页 |
2. 韩国 | 第26-27页 |
3. 日本 | 第27-29页 |
(二)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9-31页 |
1.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网络经济,创造宽松的网络市场准入法律环境 | 第29-30页 |
2. 完善我国现有商事登记制度,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 | 第30-31页 |
四、对我国网络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思考 | 第31-48页 |
(一) 区分网络市场经营主体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市场准入政策 | 第31-35页 |
1. 第一类传统性主体,引导做好网上亮照经营 | 第31-32页 |
2. 前置许可型,须严格市场准入标准 | 第32-34页 |
3. 区别对待第三类网络市场经营主体市场准入 | 第34-35页 |
(二) 分类建立网络经营主体身份识别制度,提高网络经营者的诚信度 | 第35-46页 |
1. 加快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提高网络市场经营主体的公信力 | 第35-38页 |
2. 依托经济户口信用分类管理,大力推行经营主体信息备案制 | 第38-41页 |
3. 抓好信用安全认证,确保网络市场经营主体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41-46页 |
(三) 登记管辖权重置,实现网络市场准入登记的无疆界管辖 | 第46-48页 |
1. 传统的市场准入登记管辖权与网络虚拟性不相适应 | 第46页 |
2. “以网管网”,对登记管辖权进行重置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