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简介 | 第9-11页 |
·螺旋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11-19页 |
·非手性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形成螺旋介孔材料的机理研究 | 第11-16页 |
·位错和螺位错形成螺旋结构机理 | 第12-13页 |
·控制搅拌形成螺旋结构机理 | 第13-14页 |
·熵驱动形成螺旋机理 | 第14页 |
·表面能降低形成螺旋结构机理 | 第14-16页 |
·硬模板法形成螺旋结构机理 | 第16页 |
·超分子折叠形成螺旋结构机理 | 第16页 |
·手性小分子为模板形成螺旋介孔材料 | 第16-19页 |
·本文主旨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浓氨水条件下制备有机基团桥键的二氧化硅纳米结构 | 第24-73页 |
·导引 | 第24-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26-63页 |
·亚乙烯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 | 第26-39页 |
·扭曲亚乙烯基桥键的二氧化硅介孔纳米棒的表征 | 第26-29页 |
·搅拌速度对形态的影响 | 第29页 |
·氨水浓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棒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31-32页 |
·手性醇L-2-甲基丁醇对形态的影响 | 第32-39页 |
·L-2-甲基丁醇在硅源之前加入对形态的影响 | 第32-37页 |
·L-2-甲基丁醇和硅源预先混合对形态的影响 | 第37-39页 |
·亚乙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 | 第39-51页 |
·亚乙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表征 | 第39-41页 |
·添加L-2-甲基丁醇对纳米形态的影响 | 第41-47页 |
·L-2-甲基丁醇与硅源预先混合对形态的影响 | 第41-44页 |
·L-2-甲基丁醇在硅源之前加入对形态的影响 | 第44-47页 |
·添加(S)-β-香草醇对纳米形态的影响 | 第47-51页 |
·(S)-β-香草醇和硅源预先混合对形态的影响 | 第47-50页 |
·(S)-β-香草醇在硅源之前加入对形态的影响 | 第50-51页 |
·亚苯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 | 第51-61页 |
·莫比乌斯手性环的表征 | 第52-54页 |
·莫比乌斯手性环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54-59页 |
·氨水浓度对形态的影响 | 第59-61页 |
·亚甲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 | 第61-63页 |
·浓氨水条件下得到的亚甲基桥键的纳米材料 | 第61页 |
·L-2-甲基丁醇对其形态的影响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第三章 NaOH 条件下制备有机基团桥键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 | 第73-101页 |
·导引 | 第73-75页 |
·实验部分 | 第75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75-95页 |
·亚乙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 | 第75-83页 |
·用CTAB 为模板制备亚乙基桥键的介孔材料 | 第75-80页 |
·用STAB 为模板制备亚乙基桥键的介孔材料 | 第80-83页 |
·亚乙烯基桥键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 | 第83-93页 |
·消旋香草醇对其形态的影响 | 第83-89页 |
·(S)-β-香草醇对形态的影响 | 第89-93页 |
·亚甲基桥键的纳米材料 | 第93-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第四章CTAB/SDS 模板控制1,4-亚苯基二氧化硅材料的形态 | 第101-109页 |
·导引 | 第101-102页 |
·实验部分 | 第102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102-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09-111页 |
·研究总结 | 第109-110页 |
·工作展望 | 第110-111页 |
文章发表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