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针刺董氏“足千金穴”与“足五金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8页
 1. 中医对中风病历代文献研究第12-14页
     ·概念与病因病机第12-13页
     ·传统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3-14页
 2. 西医对中风吞咽困难的现代文献整理第14-19页
     ·定义第14页
     ·吞咽的生理病理机制第14-15页
     ·中风后吞咽困难神经机制第15-16页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评估第16-19页
 3.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治疗进展第19-28页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针灸治疗第19-23页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西医治疗第23-24页
     ·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现代康复治疗第24-2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8-44页
 1. 病例来源及选择第28-30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28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28-29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29页
     ·病例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第29页
     ·剔除及脱落标准第29-30页
 2. 研究方法第30-32页
     ·董氏奇穴配传统经穴组第30-31页
     ·传统经穴组第31页
     ·观察指标第31-32页
 3. 统计学处理第32-33页
 4. 临床资料第33-35页
     ·一般资料第33-34页
     ·病情第34-35页
 5. 临床观察结果第35-44页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35-37页
     ·治疗前后洼田饮水测试积分变化比较第37-38页
     ·两组治疗前后反复唾液吞咽试验积分变化比较第38-39页
     ·两组治疗前后才藤7级分类法积分变化比较第39-40页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发生频次比较第40-41页
     ·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的表现比较第41-42页
     ·治疗前后继发症状比较第42-43页
     ·治疗前后临床观察的比较第43-44页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第44-54页
 1. 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认识第44页
 2. 立题处方依据第44-50页
     ·董氏针法的确立及意义第44-48页
     ·选穴处方依据第48-50页
 3. 结果与结论第50-53页
     ·研究结果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4. 课题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课题不足之处第53页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伴便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下一篇: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