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脱敏法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对白介素-4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前言 | 第11页 |
1.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 第11-17页 |
·变应性鼻炎的分类 | 第11页 |
·病因 | 第11-12页 |
·抗原物质 | 第11-12页 |
·鼻粘膜易感性 | 第12页 |
·遗传因素 | 第12页 |
·环境因素 | 第12页 |
·发病机制 | 第12-15页 |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白细胞介素-4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 | 第13-14页 |
·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与变应性鼻炎关系 | 第14-15页 |
·诊断 | 第15页 |
·治疗 | 第15-17页 |
2.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第17-22页 |
·历代对此病的认识 | 第17页 |
·历代诸家病因病理学说 | 第17-18页 |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临床各医家提出的辨证分型有不同见解 | 第18-19页 |
·临床各医家近年来提出的辨证论治 | 第19-20页 |
·变应性鼻炎分型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 | 第22-39页 |
1. 临床研究标准 | 第22-24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3页 |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第23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3页 |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删除病例标准 | 第23-24页 |
·受试者的权益保障其知情同意 | 第24页 |
2. 临床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一般资料 | 第24页 |
·评价标准及其观察的指标 | 第24-25页 |
·评分标准 | 第24页 |
·效应指标 | 第24-25页 |
·试验药品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标本采集 | 第25页 |
·试剂及试验步骤 | 第25-28页 |
·数据管理方法 | 第28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28-39页 |
·两组治疗前临床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两组症状体征及次症(中医证侯)治疗前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疗效比较 | 第30-34页 |
·两组次症(中医证侯)治疗比较分析 | 第34页 |
·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4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两组治疗前后ECP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两组治疗三月后回访情况比较 | 第38页 |
·不良反应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9-45页 |
1.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现状及认识 | 第39页 |
2. 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用药两周后疗效分析 | 第40页 |
·用药四周后疗效分析 | 第40页 |
·用药四周后白介素-4治疗前后结果分析 | 第40页 |
·用药四周后血清ECP治疗前后结果分析 | 第40页 |
·治疗结束后随访结果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3. 治疗用药分析 | 第41-44页 |
·益气脱敏汤方药组成及分析 | 第41页 |
·处方药理分析 | 第41-43页 |
·氯雷他定简介 | 第43-44页 |
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