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价 | 第10-15页 |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及价值 | 第18-31页 |
第一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概念的提出 | 第18-19页 |
二、区划的界定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制定背景 | 第20-26页 |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战略格局的推动 | 第20-23页 |
二、西部民族地区的战略地位提升 | 第23-24页 |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支持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义 | 第26-31页 |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 第27-29页 |
二、沿海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内在要求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民族经济发展视野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 第31-47页 |
第一节 民族地区由封闭到开放的体现 | 第31-35页 |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第31-33页 |
二、民族地区由封闭到开放的必然性 | 第33-34页 |
三、广西双向开放开发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35-40页 |
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5页 |
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西南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开发的迫切要求 | 第35-38页 |
三、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外向经济的重要途径 | 第38-40页 |
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是民族地区双向开放开发战略的体现 | 第40页 |
第三节 实现民族开放与发展的需求 | 第40-47页 |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机遇 | 第40-43页 |
二、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 | 第43-44页 |
三、民族经济发展从山地经济走向海洋经济的历史必然 | 第44-45页 |
四、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需要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发展中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 第47-70页 |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 | 第47-50页 |
一、发展现状 | 第47-49页 |
二、发展优势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50-53页 |
一、对外开放现状 | 第50-52页 |
二、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53-63页 |
一、产业布局的现状 | 第54-55页 |
二、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 第55-61页 |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61-63页 |
第四节 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63-70页 |
一、城市群发展现状 | 第64-67页 |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67-70页 |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把握发展机遇的战略思考 | 第70-82页 |
第一节 把握战略重点推进科学发展 | 第70-72页 |
一、战略重点的选择依据及原则 | 第70-71页 |
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重点及目标 | 第71-72页 |
第二节 科学地协调多层面发展关系 | 第72-74页 |
一、经济区内各城市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72-73页 |
二、经济区发展战略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 第73页 |
三、经济区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 第73-74页 |
第三节 战略抉择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 第74-79页 |
一、主导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75-77页 |
二、临海工业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 第77-78页 |
三、打造产业集群 | 第78-79页 |
第四节 战略优化城市与区域空间发展 | 第79-82页 |
一、城市发展的点轴模式 | 第79页 |
二、总体布局 | 第79-82页 |
第五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 | 第82-84页 |
一、结论 | 第82-83页 |
二、进一步研究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7-88页 |
后记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