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框架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 第12页 |
| ·存在的困难 | 第12-14页 |
| 2 商务服务业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27页 |
| ·商务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 第14-17页 |
| ·商务服务业的概念 | 第14页 |
| ·商务服务业的分类 | 第14-16页 |
| ·商务服务业的特征 | 第16-17页 |
| ·商务服务业区位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商务服务业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 第18-19页 |
| ·商务服务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作用 | 第19-24页 |
| ·增加就业和收入 | 第19-21页 |
|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21-22页 |
| ·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 第22-23页 |
|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第23-24页 |
| ·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和辐射作用 | 第24页 |
| ·研究展望 | 第24-27页 |
| ·商务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 第25页 |
| ·商务服务业对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 | 第25页 |
| ·商务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相关关系 | 第25页 |
| ·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使用商务服务的差异 | 第25-27页 |
| 3 广州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27-42页 |
| ·行业内比较 | 第27-30页 |
| ·生产总值增长较快,总体规模初显 | 第27-28页 |
| ·开业单位数不断增加且层次在不断提高 | 第28-29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机构规模偏小 | 第29页 |
| ·从业人员呈现陡增但素质偏低,年均工资水平稳中有升 | 第29-30页 |
| ·行业间比较 | 第30-35页 |
| ·总产值较高,且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 第30-31页 |
| ·相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而相对第三产业发展超前 | 第31-32页 |
| ·人均产值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 第32-33页 |
| ·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 第33-34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区位商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 | 第34-35页 |
| ·城市间比较 | 第35-40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广东省内居核心地位,但较京沪发展势头略慢 | 第36-37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相对最少,但人均产出相对最高 | 第37-38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职工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 第38-39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 | 第39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区位商值低于其他三个城市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4 广州商务服务业布局演变 | 第42-48页 |
| ·广州市区各区商务服务业分布 | 第42-43页 |
| ·广州商务服务业各区分布情况和密集度比较 | 第43-44页 |
| ·商务服务业演变图及演变规律 | 第44-47页 |
| ·中心地理论到竞租模型的实用性 | 第46-47页 |
| ·集聚经济到办公郊区化的合理性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5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8页 |
| ·客观条件 | 第48-50页 |
| ·广州区位优势显著,基础设施齐全 | 第48-49页 |
| ·广州拥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49页 |
| ·广州具有悠久的人文背景 | 第49-50页 |
| ·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显著 | 第50页 |
| ·主观条件 | 第50-58页 |
| ·CEPA框架下的预期成效与实际成效对比 | 第51-52页 |
|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内容演进及影响分析 | 第52-56页 |
| ·原因分析 | 第56-58页 |
| 6 提升广州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 ·总体思路和目标 | 第58页 |
| ·具体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 ·继续促进港澳商务服务与其下游产业(国内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的互动 | 第58-59页 |
| ·加强穗港两地商务服务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的衔接,推动两地商务服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 第59页 |
| ·打破壁垒,开放市场 | 第59-60页 |
|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 第60页 |
|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建立健全穗港合作机制 | 第60页 |
| ·建立特别合作区,突破性推动穗港商务服务业合作 | 第60-61页 |
| ·建立和完善制度政策,减少合作障碍 | 第61-62页 |
| ·加强协调和考核,形成合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