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前言 | 第12页 |
| ·生物质资源 | 第12-14页 |
| ·生物质 | 第12页 |
| ·生物质能 | 第12-13页 |
| ·生物质制备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 | 第13-14页 |
| ·乙酰丙酸的性质及用途 | 第14-19页 |
| ·乙酰丙酸的性质 | 第14-16页 |
| ·乙酰丙酸的用途 | 第16-19页 |
| ·固体酸催化剂 | 第19-23页 |
| ·固体酸催化剂的分类 | 第19-20页 |
| ·固体酸代替液体酸催化工艺 | 第20-22页 |
| ·固体酸催化糖类物质降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葡萄糖水解的反应机理 | 第23-25页 |
| ·由葡萄糖水解生成5-羟甲基糠醛的反应机理 | 第23-24页 |
| ·由5-羟甲基糠醛水解生成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 | 第24-25页 |
|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乙酰丙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 | 第27-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葡萄糖和5-羟甲基糠醛的测定 | 第29-35页 |
| ·仪器条件 | 第30页 |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0-33页 |
| ·线性、重现性和检出限 | 第33-35页 |
| ·回收率测定 | 第35页 |
| ·乙酰丙酸和甲酸的测定 | 第35-39页 |
| ·分析条件 | 第35-36页 |
| ·线性、重现性和检出限 | 第36-37页 |
| ·实际样品回收率测定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SO_4~(2-)/TiO_2-Al_2O_3-SnO_2催化葡萄糖水解转化乙酰丙酸 | 第40-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 ·水解液检测分析 | 第42-43页 |
| ·乙酰丙酸得率的计算方法 | 第43页 |
| ·催化剂结构变化分析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 ·正交实验 | 第43-44页 |
| ·反应条件对LA得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 ·催化过程中催化剂结构变化与重复利用 | 第47-51页 |
| ·XRD分析 | 第47-48页 |
| ·XPS分析 | 第48-50页 |
|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ZSM-5(25)催化葡萄糖水解转化乙酰丙酸 | 第52-6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3页 |
| ·分子筛的活化 | 第53页 |
| ·催化反应过程 | 第53页 |
| ·催化剂结构变化分析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 ·不同分子筛的催化效果 | 第54页 |
| ·不同反应条件对ZSM-5(25)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4-57页 |
| ·催化过程中催化剂结构变化与重复利用 | 第57-60页 |
| ·XRD分析 | 第58页 |
| ·XPS分析 | 第58-59页 |
|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分子筛ZSM-5 负载SO_4~(2-)/ZrO_2催化葡萄糖水解转化乙酰丙酸 | 第62-71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62-64页 |
|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62-63页 |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63页 |
| ·催化反应过程 | 第63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 ·不同自制催化剂对LA得率的影响 | 第64页 |
| ·不同制备条件下负载催化剂对LA得率的影响 | 第64-66页 |
| ·分子筛ZSM-5 负载10%SO_4~(2-)/ZrO_2催化葡萄糖合成LA的实验 | 第66-68页 |
| ·催化剂结构分析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