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本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合同解除的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6页 |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合同解除的特征 | 第14-16页 |
三、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属性 | 第16页 |
第二节 合同解除与类似法律制度的区分 | 第16-19页 |
一、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 | 第16-17页 |
二、合同解除与合同无效 | 第17-18页 |
三、合同解除与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合同解除事由 | 第20-40页 |
第一节 国外立法及国际条约中的法定解除 | 第20-29页 |
一、大陆法系相关规定 | 第20-23页 |
二、英美法系相关规定 | 第23-27页 |
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相关规定 | 第27-28页 |
四、《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法定合同解除事由的规定 | 第29-37页 |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第30-31页 |
二、预期违约 | 第31页 |
三、迟延履行 | 第31-32页 |
四、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第32-33页 |
五、情势变更 | 第33-36页 |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第36页 |
七、“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判断问题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合意解除 | 第37-39页 |
一、关于协议解除应否纳入合同解除制度的问题 | 第37-38页 |
二、约定解除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消灭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 | 第40-44页 |
一、解除权行使主体 | 第40-41页 |
二、解除权行使方式评介 | 第41-42页 |
三、我国《合同法》中的解除权行使规定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合同解除权的消灭 | 第44-46页 |
一、一般情形下解除权的消灭 | 第44-45页 |
二、特殊情形下解除权的消灭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 | 第47-57页 |
第一节 关于合同解除溯及力的问题 | 第47-52页 |
一、国外有关合同解除溯及力的学说及立法例 | 第47-48页 |
二、我国有关合同解除溯及力的学说 | 第48-49页 |
三、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 | 第49-51页 |
四、笔者对于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的观点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及损害赔偿 | 第52-55页 |
一、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 | 第52-53页 |
二、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