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仿生学论文--生物信息论论文

频谱分析识别串联重复序列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4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生物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第16-26页
   ·基因和蛋白质第16-17页
     ·DNA 分子结构第16页
     ·基因及其表达第16-17页
     ·氨基酸与蛋白质第17页
   ·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第17-22页
     ·串联重复序列的相关定义第19-20页
     ·串联重复序列的分类第20-22页
   ·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知识第22-23页
     ·离散傅里叶变换第22-23页
     ·功率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第23页
   ·基准参考数据库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改进的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第26-38页
   ·引言第26页
   ·已有识别方法分析第26-28页
     ·SRF 及傅里叶乘积法第27页
     ·SRF 及傅里叶乘积法的局限性第27-28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串联重复的识别方法改进第28-37页
     ·将基因序列映射成为数字序列第28-29页
     ·基因序列的频谱分析第29-31页
     ·信噪比的设置第31-32页
     ·基因序列的短时傅里叶变换第32-34页
     ·串联重复序列拷贝的识别算法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AR 模型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第38-50页
   ·引言第38页
   ·PSE 识别方法的思想及不足第38-40页
     ·PSE 识别方法的思想第38-39页
     ·PSE 识别串联重复序列的不足第39-40页
   ·基于AR 模型的谱估计方法第40-45页
     ·AR 模型第41-42页
     ·AR 模型阶次的确定第42-45页
     ·AR 模型参数估计第45页
   ·基于AR 模型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第45-48页
     ·方法的主要思想第45-46页
     ·方法的主要步骤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0-62页
   ·仿真平台Matlab 简介第50页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验证第50-56页
     ·实验环境第51页
     ·实验数据集第51页
     ·实验过程及分析第51-56页
   ·基于AR 模型的串联重复序列识别方法验证第56-61页
     ·实验环境第56-57页
     ·实验数据集第57页
     ·实验过程及分析第57-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项目全生命环保投资混沌估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折射率可调的光子晶体微腔设计与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