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预算透明度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预算透明度的涵义 | 第12-13页 |
·国外学者对于预算透明度的认识 | 第12页 |
·国内学者对于预算透明度的认识 | 第12-13页 |
·本文对于预算透明度的界定 | 第13页 |
·预算透明度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学者关于预算透明度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关于预算透明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提高预算透明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 第17-22页 |
·我国提高预算透明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公共财政要求提高预算透明度 | 第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要求提高预算透明度 | 第17-18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提高预算透明度 | 第18-19页 |
·我国提高预算透明度的现实意义 | 第19-22页 |
·提高预算透明度是现代政府预算活动原则的内在要求 | 第19页 |
·提高预算透明度是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客观要求 | 第19-20页 |
·提高预算透明度是依法治国方针的体现 | 第20页 |
·提高预算透明度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力 | 第20-21页 |
·提高预算透明度是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需要 | 第21-22页 |
第3章 对我国预算透明度的基本评价 | 第22-34页 |
·预算透明度问题基本评述 | 第22-25页 |
·立法环节中的预算透明 | 第22-23页 |
·编制环节中的预算透明 | 第23-24页 |
·审批环节中的预算透明 | 第24页 |
·执行环节中的预算透明 | 第24页 |
·审计环节中的预算透明 | 第24-25页 |
·我国为提高预算透明度做出的努力 | 第25-28页 |
·立法逐步完善 | 第25页 |
·编制更加科学 | 第25-27页 |
·审批更民主 | 第27页 |
·执行更有力 | 第27-28页 |
·审计更强硬 | 第28页 |
·我国缺乏预算透明度的表现 | 第28-34页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层次不高 | 第28页 |
·预算编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我国在预算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我国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我国预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预算缺乏透明度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思想观念因素 | 第34-35页 |
·政府执政理念落后 | 第34-35页 |
·公民民主观念不强 | 第35页 |
·制度因素 | 第35-36页 |
·预算制度有待完善 | 第35页 |
·保障机制尚未健全 | 第35-36页 |
·技术性因素 | 第36-38页 |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影响了预算信息的真实和全面 | 第36页 |
·财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 第36-38页 |
第5章 继续提高我国预算透明度的基本思路及相关措施 | 第38-42页 |
·政府和公民积极转变观念,实现双方良性互动 | 第38页 |
·加强预算管理技术创新,提高预算透明度 | 第38-40页 |
·编制全口径预算,实现政府全部收支公开化 | 第38-39页 |
·建立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提高一般预算公开性 | 第39页 |
·完善国家预算的跨年度结转制度,提高财政超收收入使用的公开性 | 第39页 |
·延长预算审批的时间,强化人大部门预算审批过程中的作用 | 第39-40页 |
·推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提高预算信息披露质量 | 第40-41页 |
·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 | 第40页 |
·完善政府预算报告制度 | 第40-41页 |
·完善制度约束机制,依法保障预算透明度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