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生态税收涵义的界定 | 第13-15页 |
一、生态税收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生态税收与绿色税收、环境税收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一、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 第15-16页 |
(一) 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 | 第15页 |
(二) 森林资源危机日益加深 | 第15-16页 |
(三) 土地资源基础日益薄弱 | 第16页 |
(四) 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 第16页 |
二、我国环境污染状况 | 第16-18页 |
第四章 建立生态税收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二、外部性理论 | 第19-20页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五章 OECD 国家生态税收借鉴 | 第22-28页 |
一、OECD 国家生态税收实践 | 第22-25页 |
(一) 瑞典生态税收 | 第22-23页 |
(二) 荷兰生态税收 | 第23-24页 |
(三) 德国生态税收 | 第24-25页 |
二、OECD 国家生态税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8页 |
(一) 保持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 | 第26页 |
(二) 加强财税政策在环境领域的作用 | 第26页 |
(三) 不断创新环境保护的政策工具 | 第26页 |
(四) 实施分级管理制度 | 第26-28页 |
第六章 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策略 | 第28-33页 |
一、调整资源税 | 第28-29页 |
(一) 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 第28页 |
(二) 采用不同的计税依据和计税方法 | 第28-29页 |
(三) 重新划分资源税权 | 第29页 |
二、改革消费税 | 第29-30页 |
(一) 扩大征税范围 | 第30页 |
(二) 提高税率差距 | 第30页 |
三、完善增值税 | 第30-31页 |
(一) 扩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增值税优惠范围 | 第30-31页 |
(二) 完善利用综合资源的增值税抵扣政策 | 第31页 |
四、优化所得税 | 第31-32页 |
五、开征环境保护税 | 第32-33页 |
第七章 建立生态税收体系的配套措施 | 第33-35页 |
一、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 第33页 |
二、建立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三、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 第34页 |
四、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与参与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