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贫困地区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5页 |
·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贫困地区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20页 |
·贫困地区的理论内涵和概念 | 第15-17页 |
·我国贫困地区的类型和特性 | 第17-18页 |
·研究贫困地区的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贫困地区的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20-25页 |
·国外贫困地区发展的模式 | 第20-22页 |
·国内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 | 第22-23页 |
·对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启示 | 第23-25页 |
2. 历史回顾: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历程 | 第25-29页 |
·甘肃定西的基本概况 | 第25页 |
·定西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25-27页 |
·“三西”建设之前 | 第25-26页 |
·“三西”建设之后 | 第26-27页 |
·定西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所取得的成就 | 第27-29页 |
·定西贫困农村地区生态治理的成就 | 第27-28页 |
·农业生产和经济作物所取得的成就 | 第28-29页 |
3. 提出问题:定西贫困地区的现状和问题 | 第29-38页 |
·定西贫困地区的现状 | 第29-32页 |
·自然条件恶劣 | 第29页 |
·基础设施落后 | 第29-30页 |
·生产技术落后 | 第30-32页 |
·定西贫困地区的问题 | 第32-38页 |
·贫困农民支出不断上涨 | 第32-34页 |
·贫困农民观念落后守旧 | 第34页 |
·政府行为与扶贫不适应 | 第34-35页 |
·经济贫困下的文化贫困 | 第35-38页 |
4. 分析问题:定西贫困地区的成因 | 第38-45页 |
·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看 | 第38-39页 |
·区位劣势导致发展缓慢 | 第38-39页 |
·自然资源不足制约发展 | 第39页 |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 | 第39-40页 |
·扶贫的制度过于行政化 | 第40页 |
·政策制度导致差距拉大 | 第40页 |
·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看 | 第40-42页 |
·基于其他几种学科视角看 | 第42-43页 |
·落后的基础设施是导致了贫困的重要原因 | 第42页 |
·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扩大是贫困的外部原因 | 第42-43页 |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是贫困的内在原因 | 第43页 |
·耗散结构视角下的定西贫困地区发展 | 第43-45页 |
·贫困成均衡状态的表现 | 第43-44页 |
·均衡状态下的贫困文化 | 第44-45页 |
5. 解决问题: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45-46页 |
·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45页 |
·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发展目标 | 第45页 |
·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兴修水利设施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 | 第46-47页 |
·推动农民脱贫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共进 | 第47页 |
·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推广农业技术 | 第47-48页 |
·转变政府的执政和政策制定执行方式 | 第48页 |
·完善和创新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机制 | 第48页 |
·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村级专职扶贫人才 | 第48-49页 |
·积极探索生态与特色产业双赢的道路 | 第49页 |
·对贫困农民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