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坝溃坝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尾矿坝溃坝模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6页 |
·土坝溃坝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尾矿坝稳定性计算及其失稳灾害研究 | 第16-22页 |
·尾矿坝溃坝泥石流模拟 | 第22-23页 |
·泥石流灾害理论及防治工程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尾矿坝溃坝机理研究 | 第29-37页 |
·尾矿坝溃坝过程研究 | 第29-31页 |
·泄砂总量 | 第29页 |
·溃口宽度 | 第29-30页 |
·最大泄砂流量 | 第30页 |
·泄砂流量过程线 | 第30-31页 |
·尾矿砂最大流速 | 第31页 |
·尾矿砂冲击力 | 第31页 |
·平面二维浅水波方程 | 第31-34页 |
·控制方程 | 第32-33页 |
·流变方程 | 第33-34页 |
·泥流数值模式 | 第34页 |
·模拟所需资料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尾矿库区地理信息模型的建立 | 第37-46页 |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第37-38页 |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第37页 |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 第37-38页 |
·尾矿库区地理信息模型的构建 | 第38-45页 |
·库区地理位置 | 第38-39页 |
·库区及其周边地形平面图 | 第39页 |
·获取计算区域的DTM模型 | 第39-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尾矿坝溃坝灾害模拟 | 第46-78页 |
·Flo-2d软件简介 | 第46-48页 |
·总变量消减法(TVD)的建立 | 第46-47页 |
·总变差定义 | 第47页 |
·Flo-2d二维洪水灾害模拟软件的数据稳定性 | 第47-4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8-53页 |
·西岭沟尾矿库区地理概况 | 第48-49页 |
·地震资料 | 第49页 |
·矿区概况 | 第49页 |
·库区雨量资料 | 第49-51页 |
·尾矿库基础资料 | 第51-53页 |
·尾矿坝溃坝灾害模型的构建 | 第53-73页 |
·DTM文件的导入 | 第53-54页 |
·划分计算网格 | 第54-55页 |
·用多边形线(Polygon)选择计算区域 | 第55-56页 |
·计算各节点的入流量选择出流点 | 第56-57页 |
·设计暴雨量 | 第57-59页 |
·设计入渗条件 | 第59-61页 |
·尾矿坝溃坝模型 | 第61-64页 |
·泥石流扩散模型 | 第64-73页 |
·结果分析 | 第73-77页 |
·计算区域海拔标高度彩云图 | 第73页 |
·入流点水位图 | 第73-74页 |
·最大流速彩云图 | 第74-75页 |
·最大流深彩云图 | 第75-76页 |
·下游高速公路地理位置 | 第76页 |
·高速公路通过区域的溃坝泥石流最大流速和最大流深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程度评判及防治工程 | 第78-94页 |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度评判模型 | 第78页 |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度的评价 | 第78-84页 |
·尾矿坝规模 | 第78页 |
·溃坝生命损失 | 第78-80页 |
·溃坝经济损失 | 第80-82页 |
·社会环境影响 | 第82-84页 |
·溃坝后果严重度分级 | 第84页 |
·尾矿坝溃坝泥石流防治工程 | 第84-92页 |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 | 第84-90页 |
·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页 |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