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注释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2-25页 |
1.临床资料 | 第12-20页 |
·一般资料 | 第12-14页 |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试验病例标准 | 第15-17页 |
·疗程疗效评分标准 | 第17-19页 |
·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评分标准 | 第19页 |
·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DAL)评定标准 | 第19-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给药情况 | 第20-21页 |
·合并用药 | 第21页 |
3.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 第21-24页 |
·观察项目 | 第21-23页 |
·疗效及安全性判定 | 第23-24页 |
4.统计学处理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1.疗效比较 | 第25-26页 |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第25-26页 |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6页 |
2.积分比较 | 第26-28页 |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第26-27页 |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的比较 | 第27页 |
·两组治疗前后意识障碍积分值的比较 | 第27-28页 |
3.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的比较 | 第28页 |
4.治疗后两组病例总的生活能力状态比较 | 第28-29页 |
5.机理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浓度的比较 | 第29-30页 |
6.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41页 |
1.中医学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 | 第31-33页 |
·古代医家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 | 第31-32页 |
·现代医家对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第32-33页 |
2.西医学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 | 第33-35页 |
3.导师对出血性中风的看法 | 第35-36页 |
4.方药分析 | 第36-38页 |
·礞石镇风丸的药方组成功效 | 第36-37页 |
·礞石镇风丸的现代药理作用 | 第37-38页 |
5. 疗效分析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60页 |